2021山西运城市稷山县招聘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50人公告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04 20:20

摘  要

\

推荐课程 2021公益岗辅导课程
-------------------------------------------------------------------------------------------------------
1 招考人数 50
2 报名时间 9月4日-9月7日

为充实基层治理骨干力量,全县城乡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质量,强化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人才支撑,根据省委、市委组织部有关要求,经研究决定,招聘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名额

此次招聘为乡镇(社区)全额事业岗位,招聘名额为50名。具体岗位、人数及招聘条件见《稷山县2021年招聘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岗位一览表》。

二、招聘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自愿报名,公开考试、择优聘用。

三、招聘资格条件

此次招聘岗位不作专业要求,工作地点长期在农村(社区),条件艰苦,任务繁重,鼓励大学生报考生源地或籍贯所在地岗位,一名考生当年度只能参加一个岗位的招聘。报考大学生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参加招聘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下列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具有报考岗位要求的资格条件;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年龄在30周岁及以下(1990年8月30日以后出生),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应届毕业生须按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

7、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现任村(社区)“两委”成员中及已纳入村(社区)后备力量培养1年以上的大学生,符合招聘条件的,年龄可放宽至35周岁(1985年8月30日以后出生);

8、同等条件下,中共党员、退役军人优先;

9、吃苦耐劳,作风踏实,组织纪律观念强,志愿到农村和社区工作;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

1、受过刑事处罚的或被开除公职和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2、正在接受立案审查或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

3、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4、参加过邪教组织或非法宗教的;

5、在各级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招聘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纪律行为尚在处罚期内的;

6、存在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候选人“15不能”情形之一的;

7、试用期内的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和试用期内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不得报名(其中:在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不得以原取得的学历、学位证书报名);

8、被录用为公务员或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服务年限规定且服务期未满的,不得报名;

9、定向、委培应届毕业生不得报名;

10、已有工作单位且单位不同意报考(未出具同意报考证明)的人员不得报考;

11、应聘者在报名后、聘用之前已成为试用期内的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或试用期内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不予聘用;

12、不得报考的其他情形。

四、招聘程序和办法

招聘工作在稷山县招聘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由稷山县招聘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组织实施。招聘工作的主要程序是:发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考察、公示、聘用。

(一)发布公告

在稷山县人民政府网站()向社会发布招聘公告,公告期为7个工作日。

(二)报名和资格审查

1、报名及资格初审

(1)采取现场报名方式。必须本人亲自报名,现场照相,录取指纹,现场填写《稷山县2021年招聘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人员报名登记表》并粘贴近期一寸红底免冠照片。

(2)国家统一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须提供本人有效期内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就业报到证原件及复印件、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教育部学位网学位认证报告。

学历学位必须与所报岗位要求相符,即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

(3)现任村(社区)“两委”成员中及已纳入村(社区)后备力量培养1年以上的大学生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4)留学人员应提供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5)已参加工作的须提供原单位及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6)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岗位进行报名,一经报名,不得变更。

2、报名时间及地点

(1)报名时间:2021年9月4日8:00至2021年9月7日下午5:30,工作时间为上午8:00—11:30,下午3:00—5:30。节假日不休息,照常报名。

(2)报名地点:原县委党校(县财政局西100米)

报名结束后,领取准考证及笔试的时间、地点在稷山县人民政府网站发布,请考生随时关注,不再另行通知。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