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沙面的街坊,
不少人都会发现,
这里的空气弥漫着一股幽幽的香味,
在炎热的天气里每每让人心旷神怡。
更有老街坊表示,
“闻到了这股香味,就感觉回到了家”。
那么,
这股神秘的香味到底来自何方呢?
原来,
这是岛上古樟树为市民做出的贡献。
古树名片
可以说,沙面是广州古树名木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共137棵。其中,三百年以上的有2棵,均为樟树;两百年以上的有40棵;百年以上的有95棵。
在这批名木里,古樟树共有68棵,其他为榕树等树种。它们扎根沙面,装点广州。街坊们爱树、护树,早已与这些古树连成了生命共同体。
古树参天一直是沙面的特色之一。
沙面古树参天多年一直没变
抬头见绿,低头见乡愁。“你们一进沙面有没有闻到一股香味?我每次回来,一闻到这个熟悉的、淡淡的味道,就会产生家的感觉。”
近几年才搬离的沙面老街坊王华理说,所谓樟树“千年不倒,倒后香千年”,这股香味就来自岛上的香樟。
“古树、古建、雕塑是沙面的‘三宝’。”荔湾区沙面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勇表示,在这个只有0.3平方公里、8条街巷的小岛上,古树与岛上居民、单位的关系,就像树根与树枝、树叶的关系,彼此早已是生命共同体了。
1958年,两岁半的王华理跟随南下工作的父母来到沙面二街定居。在岛上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她,见证了沙面的变化、发展。
她看过花农棹着花艇来卖花,人们挖起沙基涌淤积的河泥;也看过沙面南岸细白的沙,白天鹅宾馆的崛起——没怎么变的倒是岛上的树。
她说,百年古树是活的文物,如果有记忆,估计它会“说”出很多故事。
王华理回忆,沙面古树参天,一直未变过。小时候,她喜欢攀爬一棵斜斜的樟树。当年,在大树下,一些中学生边漫步边背单词,宁静而充满书卷气的画面,至今依然印刻在她的脑海里。
老街坊王华理说:“人们总是来打卡洋房建筑,却很少有人专程为这些古树而来。”
直到如今,王华理仍偏爱樟树的气味,“我买了一个樟树书柜。虽然有人说家具最好不要用这种软木,但我就是喜欢。”她说,至今岛上不少居民仍有捡拾樟树枝放在家中的习惯。
沙面有两棵300年以上的二级古树,
均为樟树,一棵位于胜利宾馆旁,
另一棵位于沙面网球场旁。
广东胜利宾馆前身为
1888年建造的“沙面酒店”,
1895年更名为“维多利亚大酒店”,
历史十分悠久——
但是,旁边这棵樟树比它更老,
足足有338岁。
胜利宾馆副总经理杨毓新在宾馆工作了31年,对于这棵“树王”,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说,岛上还没有建筑的时候,这棵树就长在这里了。”
杨毓新说,因为这些树,窗景成了客房的一个卖点,看得见绿树浓荫的房间往往更受欢迎。而且,不少游客对这棵古树充满好奇。他常常看到几个人手拉着手环抱树干,想测一测它的胸径有多长。
位于沙面四街的这个古樟树已有338年树龄,至今依然生机勃勃。
多年来,这棵古树一直被保护得很好,生长得健康、恣意。“它的树根已经长到大堂下面,可以感觉马赛克地砖微微拱起,树冠很大,高度盖过4层楼,伸到我们的天台上。
“有一次,我们发现树的北面地面有隆起,就上报了。绿化部门移除了一些砖,让树根有生长呼吸的空间。”他说。
治白蚁强根系护古树讲究多
为了更好保护沙面古树,从2020年起,沙面古树提级管理,由区管转交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直接管理,并委托古树名木保护专业机构对沙面古树进行全面健康巡查与养护复壮。
据市林业和园林部门介绍,
沙面现有在册古树137株,
其中古樟树主要分布在
沙面北街、沙面大街、
沙面南街以及沙面一至四街。
查阅《中国植物志》等资料显示:樟,分布于我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喜微酸性土壤,适应湿润环境,沙面岛光照充足、气候温暖、环境湿润、土壤质量较好,为古樟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百年树木已是高龄。据了解,古樟树在生长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由于树龄较长,有的古树枝干逐渐干枯,并且受到病虫害的侵蚀;
二是大部分古树和沙面历史文物建筑近乎同一时期落脚,随着古树成长,空间受到建筑物限制;
三是一些不文明行为,给古树造成一定破坏;
四是广东多台风暴雨,也会对古树产生较大影响。
樟树不是所有白蚁都能防住
负责沙面古树养护复壮的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对古树的巡查,主要会针对古树整体生长势头、立地环境、病虫害、腐烂空洞、根系生长等进行全面“体检”。每个月,他们都要来岛上看一看。
“樟树的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人们常常拿它的主干及根、枝、叶提取樟脑和樟油等,但偏偏有一些虫子就是喜欢吃它。”
据介绍,樟树芳香油对部分白蚁和昆虫具有抗性,能防虫害——但这种抗性不是针对所有白蚁。因为樟树的纤维素含量较高,反而是部分白蚁喜欢食用的种类之一。这些白蚁主要会取食樟树皮、树根,较少进入樟树内部制造危害。
上个世纪末,沙面古樟的白蚁治理已受到关注。养护时,工作人员会根据侵蚀白蚁种类,在樟树的孔洞中喷药、在树下的土壤里埋藏诱集箱,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针对一些树池窄小、生长受限、倾斜的古樟树,工作人员会利用根系雷达扫描仪去检测根系分布情况,评估其安全程度。
若发现安全系数低、存在安全隐患,则会采取支撑树干、往土壤里喷施促根剂,进行壮根促根措施或报审批后修枝减重等措施,这在台风季来临前尤为重要。
古樟树出现空洞、腐烂,也是需要及时处理的一类问题。养护复壮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创面,他们发现后会及时做防水防腐处理,并对腐烂空洞进行封涂。
若空洞里发现病害虫,会立即进行防治;若发现益虫或鸟类安家,则进行妥善处置后再进行空洞修复。此外,他们每年还会甄选几棵衰弱的古树,进行全方位立地生境改良。
每棵古树设“一长两员”保护机制
目前,沙面街道已建立137棵古树“一树一档”、每棵古树设“一长两员”的保护机制,确保“绿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长”是林长。去年底,沙面街出台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建立街道、社区二级林长体系。
林长涉及古树的主要职责是:配合市区绿化部门强化园林绿化督查工作,落实各级林长巡绿护绿制度;配合市区绿化部门加强沙面公共绿化日常巡查,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维护标准,实施精细化、品质化管理;强化古树名木管护,组织古树名木健康调查和抢救复壮。
“两员”指的是护林员、监督员,街道借助大党工委平台,组建护林员队伍,在辖内开展包括古树情况在内的综合巡查,监督员则对林长、护林员的工作进行监督问责。
“‘一长两员’队伍中,我们每天保证五六个人在岛上24小时常驻,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跟进落实处理。”杨勇表示。
记者手记 | 岛上读书、数学自然美术……都离不开古树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被古树簇拥的沙面小学。它没有围墙,却有风光旖旎的自然相伴。
沙面小学坐落于沙面大街,已有70余年历史。由于学校场地较小,沙面岛就直接成了孩子们活动的空间。因此,沙面小学也被称为没有围墙的花园式学校。
每天,古树张开粗壮的手臂守护着学校的师生。阳光、清风和雨露透过浓密的树荫,轻抚孩子们的脸。朗读声、歌唱声、嬉戏声,与繁枝密叶中跳跃的啁啾啼啭,总会聚在一起,形成美妙的和声……
树木繁茂,小鸟也多,沙面小学副校长刘湛泉带领自然观察兴趣小组的学生观鸟。
沙面小学副校长刘湛泉2012年来到岛上教学。他告诉记者,连续30年来,沙面小学都有着爱护自然、爱护古树的传统。
在他之前,“老教头”们就已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爱护岛上的自然环境。“我们没有把孩子的关注点限制在学校里,而是延伸到社区。沙面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古建、古树为课内外实践提供广阔天地。”
刘湛泉说,以各学科为例,数学老师会带着学生丈量古树的胸径,教授学生用直角三角形原理估算古树的高度;自然科学老师会引导学生了解、探究古树的生长情况以及生态系统;而美术老师甚至会要求学生画一幅沙面古树分布图。
沙面小学师生绘制的《沙面古树名木分布图》。受访者供图
学校多年的自然实践积累成《寻翠沙面》这本小册子,详细展现了沙面岛的生态链,古树、蝴蝶、鸟类……分门别类、图文并茂。
“小学生天生好动,观察植物可能会让他们觉得乏味。但我们想让学生明白,古树不单单是一棵树,还包括鸟、蝴蝶、虫子、人……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我们想通过这样生动的实践调动他们持续的兴趣。”刘湛泉说。
今年,沙面小学还特地开展“小树长”实践活动,将沙面古树按照榕、樟、桉等种类“分派”到五年级小学生手中,引导他们每个月开展一到两次观察,记录关于病虫害和枝叶生长的情况,及时向社区反馈。
“我们还计划将‘小树长’实践推广到其他校区,把爱护生态的理念推广开来。”刘湛泉说。
catalogs:115814;contentid:9841643;publishdate:2022-05-30;author:季爽;file:1653894412322-7bef5ddf-8e3b-4fbd-88b6-9d09fa95419a;source:29;from:广州日报;timestamp:2022-05-30 15: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