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走红色之旅,忆峥嵘岁月,婺源十大红色旅游点推荐!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8 02:44

七一|走红色之旅,忆峥嵘岁月,婺源十大红色旅游点推荐!

2017-06-30 18:54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皖、浙交界,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国家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区;这里生态优美、家园和谐,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这生机勃勃的绿色婺源也是一块浸染革命烈士鲜血的红土地,这里的绿水青山曾饱受枪林弹雨,这里的蓝天白云曾被乌云笼罩。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婺源是闽浙赣苏区的重要区域之一;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婺源是皖浙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解放战争时期,婺源是中共中央华东局在江南开辟敌后第二战场的中心区。

驻设过中共闽浙赣省委、皖浙赣省委、皖赣特委、浮乐婺中心县委、婺源县委等领导机关,留下了方志敏、寻淮州、邵式平所属部队,以及关英、熊兆仁、刘毓标、李步新等革命先辈的足迹。婺源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牺牲(载入革命烈士英名录有465人),写下可歌可泣的壮烈篇章。

婺源是一片神奇的红色土地

七一,让我们一起

踏上红色之旅,感受革命岁月!

莒莙村

皖赣特委成立旧址。位于大鄣山乡莒莙村。1936年 4月,根据皖浙赣省委会议决定,在莒莙山村成立了中共皖赣特委,王丰庆任书记。下设祁婺休中心县委、祁浮婺中心县委、浮乐婺中心县委、都湖鄱彭中心县委。1936年冬,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大规模“清剿”,皖赣特委遭受了严重损失,但仍坚持保存了一批力量,编入新四军,走上抗日前线。旧址为吴氏宗祠“至德堂”,2015年大鄣山乡和莒莙村委会筹措资金进行了修缮,内部进行了红色文化布展,2016年1月15日,“至德堂”被授予“婺源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2017年6月27日,建成红军广场,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鄣山村

中共皖浙赣省委成立遗址。位于大鄣山乡鄣山村。1936年4月,皖浙赣边分散坚持游击活动的党组织负责人,率红军游击队汇集于婺源县北的鄣公山(大鄣山),由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关英在鄣山村主持召开了省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将闽浙赣省委改为皖浙赣省委,关英继任书记,划分并建立赣东北、皖赣、上浙皖、下浙皖、开婺休(后改为浙皖)五个特委,分别领导五大游击区的斗争。鄣公山省委扩大会议的召开,结束了皖浙赣边区分散坚持斗争的局面,统一和加强了党的领导,开创了边区游击斗争的新局面。原旧址须弥庵在二十世纪40年代发生一次火灾,受到严重损失,到60年代因破四旧,而遭彻底拆毁,成为一片菜地。目前鄣山村建有纪念碑,供人瞻仰。

水岚村

中共皖浙赣省委成立遗址位于大鄣山乡水岚村。1936年4月,根据中共皖浙赣省委扩大会议的决定,在水岚村肇英堂召开军人大会,宣布成立皖浙赣红军独立团。由熊刚任团长,刘毓标任政治委员,邵长河任政治部主任。独立团下辖三个营,为边区的主力部队,直属皖浙赣省委领导。1937年2月,皖浙赣红军独立团在浙西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包围,队伍被打散,余部坚持到1938年初,下山改编为新四军一部。旧址为该村宗祠——肇英堂,现列入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

卧龙谷

大鄣山卧龙谷被称为“江南第一谜谷”,是一处金庸笔下的人间美景世外桃源。这里层峦叠嶂,森林茂密,地势险要,革命战争时期,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区域之一,又是皖浙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至今遗留着当年红军在此战斗的痕迹,卧龙谷景区内还保留有红军洞等。这里夏天气温保持在 18-26℃,森林覆盖率高达 90.2%,不仅是清凉水世界,更是吸氧洗肺好去处,被外界誉为“天然养吧”,是婺源夏季游山、玩水、避暑、休闲度假,老少皆宜的最佳旅游胜地。

洙坑村

中共婺源县委遗址。在许村镇洙坑村。1933年2月,中共闽浙赣省委决定撤销婺源特区委,成立中共婺源县委,由汪召祖任书记,县委机关驻婺西南洙坑村。目前,旧址已不存,但山林中的机关秘密棚遗迹尚在。

曹门村

中共曹门支部旧址。位于太白镇曹门村,生态优美,珍禽古树成群,进村水口林拥有千年古樟、巨型红枫等600余棵,是稀有鸟类蓝冠噪鹛的主要栖息地。

中共曹门支部于1931年8月成立,是婺源境内最早的共产党组织,先后在五店、坳头、玉坦建立了党小组,以曹门村为中心,开展了党的秘密工作。1934年9月,遭国民党军队“围剿”,党支部被破坏。目前,革命时期红军炮台、战壕遗址保存完好。

裔村

婺休县人民政府旧址。位于段莘乡裔村。1949年3月15日,中共婺休县工委在婺源东北部的裔村召开婺休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成立婺休县人民政府。参加会议的各界代表及群众一千多人。大会宣布婺休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并选举陶钢任县长。会议期间,军民共同举办了“庆祝婺休县人民政府成立文娱晚会”。

梅田村

中共浮乐婺中心县委旧址。位于镇头镇梅田村。1934年7月,中共浮(梁)乐(平)婺(源)中心县委机关从浮梁县内钱村移至婺西梅田村。在梅田村,中心县委召开了有200多名代表参加的县、区、乡积极分子大会,成立浮乐婺中心县苏维埃政府,领导浮南和婺西南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旧址为一幢老宅。目前,旧址总体较为完整。

百丈冲

溪头乡境内的塔岭古驿道贯穿整个百丈冲大峡谷,连接新岭通往安徽休宁地区,在这条古驿道上,革命的烽火曾熊熊燃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掩护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在黄山附近与国民党军队交战失利,损失严重,转战于皖浙赣边区。在掩护主力部队突围过程中,张连长率领的红军沿着古驿道,昼夜不停地行走,来到了溪头乡百丈冲,在塔岭头附近与前来围剿的敌军遭遇,双方发生了一场激烈的狙击战。红军战士顽强拼搏,一面深挖战壕,守住阵地,一面主动出击,阻击敌人。纵使兵力不足,红军战士也毫不气馁,利用山区优势,采取游击战略,不停穿梭在深山老林的古驿道上,分散敌军兵力,双方多次交战,枪声昼夜未停。长时间的奔波,再加上粮草弹药不足,红军战士鲜红的血液染红了小道,但是,为了给主力部队争取更多的时间,红军战士用自己的身躯挡住来敌,绝不让敌军穿过这条古驿道。塔坑附近,至今还遗留着双方交战时挖掘的战壕,掬一捧黄土,仿佛能看见当年那个炮火连天的硝烟时代。当地的群众自发修建了烈士墓,用自己的真情掩埋烈士的遗骨,一寸黄土一寸情,让不改的青山绿水陪伴着不朽的革命烈士,烈士们鲜红的血液与不屈的英魂深深地沉淀在这片爱得深沉的土地上。

龙池汰

龙池汰,位于婺源县东部偏远山区,与安徽省休宁县交界,海拔500米。这里一年四季美如画,被誉称为“被时间遗忘的世外桃源”。进村的村口,伫立着一座墓碑,是纪念那为理想献身的红军战士。百丈冲附近发生的那场战斗,牺牲了不少英烈,张连长也身受重伤,带领少数红军战士,转移到皖赣交界处的龙池汰村。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附近,群众基础好,纵使是山上的小山村,龙池汰的群众也知道“打土豪分田地”的红军是农民的朋友,不畏风险,积极掩藏张连长等人,留他们在村庄里休养。只可惜,反动势力加大搜查力度,发现了受伤的张连长,双方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战斗,红军战士英勇不屈,宁可流尽最后一滴血,也绝不向反动势力低头。最终,张连长不幸牺牲,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红色旅游线路推荐

东线:龙池汰——百丈冲——裔村

北线:鄣山村——卧龙谷——莒莙村——水岚村

西线:曹门村——洙坑村——梅田村

THE

END

征稿提示

1、“婺源旅游”公众微信号每天均可发送婺源旅游的相关资讯、景区动态等,我们邀请大家积极投稿,把更多的婺源美图、美文分享给更多爱旅游爱婺源的人。

2、投稿请注明作者姓名、手机号、微信号,投稿邮箱:358155455@qq.com。

婺源旅游咨询电话:0793-7368460

婺源旅游投诉电话:0793-7343605

“婺源旅游”监制:吴茂来 编辑:杜雯

主办:婺源县旅游发展委员会

官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