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位于河北省迁西县白庙子镇的唐山尚禾谷板栗发展有限公司
栗仁加工车间工作(2023 年 2 月 12 日摄)刘满仓摄 / 本刊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宁夏枸杞、黑龙江五常大米、辽宁丹东草莓、河北迁西板栗、江苏盱眙小龙虾……说起“土特产”,几乎每个人都能如数家珍地举出身边的例子。
“土特产”之“土”,源于一方水土。从南海之滨到白山黑水,从江南水乡到青藏高原,中国广袤大地上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山山水水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孕育出无数“独甲一方”的特色产品。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丰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大量的农作物、动物和微生物。农耕文明传承千年,多民族交融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特色资源为我国特色产业发展、农特产品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价值内涵。”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土特产”是指来源于特定区域、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农特产品或加工产品,主要包括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手工等产品。
据初步统计,到2021年底,我国杂粮杂豆、果蔬茶菌等特色种植基地面积达12.05亿亩,年度生产特色农产品13.85亿吨,养殖特色牲畜669.52万头,生产特色水产品2470万吨,特色产业一产总产值达到9.7万亿元,有效带动农民增收,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土特产”之“特”,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石。近年时常冲上热搜的“网红”螺蛳粉,带火了广西柳州这座西南部工业重镇。柳州螺蛳粉这个最初仅出现在柳州街头小摊或夜市的“土特产”,如今成为像重庆火锅、武汉热干面、兰州拉面一样叫得响的“城市+美食”品牌。
曾经只在浙江安吉种植的白茶,跨越2000公里山海,成为助力西部山村实现共富的有力帮手。经过5年努力,浙江近3000万株捐赠茶苗已经在贵州、四川、湖南等3省5县扎下深根,陆续进入丰产期,在更多山村续写“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故事。
“土特产”之“产”,是做好“土特产”文章的关键。《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调研中发现,通过挖掘产品多元价值、做大做强“金字招牌”、借助平台扩大销售,各地探索做好“土特产”文章,围绕“产”字下功夫,把充满乡土气息的农产品,广宣全球,做成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世界花园”云南念好“一枝花”生意经,花卉种植面积、产量从0分别增至197万亩、177亿枝,花卉新品种研发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建成亚洲最大的鲜花交易中心……作为云南的“土特产”,花卉产业年产值超过千亿元,花卉产品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江西农村,果园里建“停机坪”、紫皮大蒜上太空、板栗住进空调房……各地因地制宜打造产业集群,汇聚规模化发展优势,靠前服务助力农企自营出口,通过农旅项目引流助推,让优质“土特产”漂洋过海出口各国,不少江西农民赚上了外汇。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每一份土特产背后都是一个产业。当一个个地名与一种种产品形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一桩桩响当当的支柱产业便在广袤乡村激发出无穷活力。
记者调研发现,当前,全国各地均积极探索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呈现出明显加速发展升级趋势:一是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二是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三是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从卖“产品”向卖“体验”、卖“风景”拓展,打造了全产业链条,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继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应重点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彰显特色。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用好一方水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紧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
产业融合。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培育发展预制菜等产业,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推动农文旅融合,加快发展面向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现代乡村服务业,鼓励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推动农村由“卖产品”向同时“卖服务”转变。
优化布局。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立足县域统筹规划发展,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
联农带农。一方面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在带动农户、服务农户中发展壮大,加快形成企业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另一方面完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指引,对下乡的资本在引入、使用、退出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管。让农民最大限度受益,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关系到推动建设农业强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擦亮“土特产”金字招牌,助力农业成为更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更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