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行政区划调整7月执行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30 14:14

常州迎来大手笔的改革。现代快报记者昨天从常州市委、市政府获悉,备受关注的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于日前正式获批。根据调整方案,戚墅堰区和武进区合并组建新的武进区,金坛市撤市设区。常州市的行政区划由5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的格局,变为5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的格局。

怎样调整的

设立新的武进区 金坛市撤市设区

在昨天举行的常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动员大会上,常州市正式宣布: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并经过了国家、省和市专家论证,常州作出了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决定。近期,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同意江苏省调整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调整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

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复、通知,同意:撤销常州市武进区和戚墅堰区,设立新的武进区,以原武进区(不含奔牛镇、郑陆镇、邹区镇)和戚墅堰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立的武进区的行政区域,武进区人民政府驻湖塘镇延政中大道28号。撤销县级金坛市,设立常州市金坛区,以原金坛市的行政区域为金坛区的行政区域,金坛区人民政府驻西城街道华阳南路88号。将原武进区的奔牛镇划归常州市新北区管辖,将原武进区的郑陆镇划归常州市天宁区管辖,将原武进区的邹区镇划归常州市钟楼区管辖。

在撤销戚墅堰区的同时,经省政府批准,将戚墅堰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常州经开区)。省编委批复常州经开区为正处级规格。市委、市政府决定,常州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常州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委托新的武进区管理,新武进区下辖的戚墅堰、丁堰、潞城三个街道和横山桥、横林、遥观三镇委托常州经开区管理。

为什么调整

A

区划调整突破常州发展“三大瓶颈”

常州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是优化地区生产力布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现有行政区划已明显制约着常州在新常态下更好推进融合发展、加速转型发展。

该负责人说,首先,调整前,常州中心城区空间有限,产业集聚效应难以形成。天宁、钟楼、戚墅堰三个中心城区的空间容量较小,制约了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且与周边经济强镇难以形成有效互动,产业集聚效应难以显现。同时,城市东西走向分布四个区,规划建设难度大,横向经济轴线难以贯通,影响中心城区经济进一步提质发展。

其次,金坛地区融入常州主城区存在体制障碍,常州、金坛一体化发展受制约。县级金坛市为茅山革命老区,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无论是“市管县”体制,还是财政“省管县”体制,都无法使金坛地区真正融入常州主城区发展,影响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此外,市辖区规模差异大,资源要素分布不合理。截至2014年,市辖区行政区域面积、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倍差分别约为40倍、13倍和17倍,行政区规模差异悬殊,影响了空间布局优化,资源要素流动,客观存在行政管理成本偏高、行政管理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科学把握发展大势、立足长远发展大局,对行政区划再次进行调整,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

B

促进东部板块加速崛起、常金一体化发展

事实上,多年来,常州市当地居民对区划调整一事呼声已久。原常州市戚墅堰区,因其下辖只有三个街道,总面积31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7万余人,是江苏全省最小的区。在常州提出东大门建设的背景下,不少网友认为,区划不进行调整,将制约常州东部片区的发展。

此次调整,将戚墅堰区与武进区合并,并将武进区奔牛镇划归新北区、郑陆镇划归天宁区、邹区镇划归钟楼区。常州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调整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有利于常州市整合资源要素,调优产业布局,加快常州轨道交通、航空产业、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常州特色产业链,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区划调整将有利于生产力布局优化,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据介绍,常州经开区将以经济开发区为目标,统筹常州东部三个乡镇、三个街道的空间资源、产业资源、人口资源、管理资源,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层次招商、高水平服务,全面促进常州东部板块加速崛起,为全市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此次区划调整还将有利于增强常州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常州、金坛一体化发展。将金坛市撤市设区,有利于拓展常州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常州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有利于消除金坛与常州主城区的政策壁垒,促进常州市区产业、人才、资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等向金坛转移、延伸和覆盖,增强金坛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有利于常州加快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步伐,促进金坛社会保障等逐步与常州主城区接轨,推动常州、金坛一体化发展,使金坛人民更好地分享常州中心城区改革发展成果。

C

是重塑常州形象的重大机遇

“区划调整是常州市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改革,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常州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部分行政区划调整,顺应发展规律,符合常州实际,是重塑常州地位形象的重大机遇,是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变革,是促进民生持续改善的重大举措,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之举。

区划调整有利于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对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实施调整,有利于发挥常州市产业基础雄厚、科教资源丰富和长江三角洲地理中心等优势,加快建设空间均衡协调、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市民乐业幸福的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探索“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全省和全国科学发展先行探路、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前后情况对照表

调整前 调整后

区县 人口(万人) 面积 区县 人口(万人) 面积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天宁区 37.34 65.03 天宁区 46.03 153.96

钟楼区 36.07 66.81 钟楼区 41.92 142.21

戚区 7.88 31.68

新北区 48.63 452.6 新北区 53.9 508.94

武进区 104 1245.84 武进区 92.07 1056.85

金坛市 55.34 975.68 金坛区 55.34 975.68

影响

区划调整的红利将更多地惠及人民

“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常州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区划调整,常州将有效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以“经济强”为民生改善提供坚实保障。

据介绍,今年7月1日起,奔牛、郑陆、邹区镇三镇居民生活保障关系成建制转入新的承接地,保障标准与承接地一致。2016年1月1日起,新北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并入市本级统筹区,武进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与市本级统筹区接轨;2016年度,武进区城乡居民生活保障与市本级统筹区实行统一政策。金坛区社会保障按现行模式运行,与市本级逐步实现一体化。原戚墅堰行政区范围内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不变,并继续按市本级统筹区的标准同步调整。

进展

7月1日起按新的行政区划和机制运行

据介绍,常州市委、市政府成立市行政区划调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人事、财经、宣传、纪检、维稳、区划等六个工作组,对区划调整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常州市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实施过程中,将坚持统筹兼顾、规范操作、严守纪律、确保稳定的原则,力争6月底基本完成区划调整任务,7月1日起正式按照新的行政区划和机制运行。2015年6月30日前涉及区划调整的各相关地区和部门要继续履行各项职能,保证在过渡期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受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