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描绘庐山的16000首诗词中我们选了这50首,酷暑中读一读倍觉凉爽!!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02 21:11

从描绘庐山的16000首诗词中我们选了这50首,酷暑中读一读倍觉凉爽!!

2018-08-12 20:04

自魏晋始,至唐宋,一直到现在,庐山成为中国诗人艺术生涯中必经的圣地。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有3500多位文人登上庐山之后留下了超过16000首关于庐山的诗词。因为与庐山的相遇,让诗人们把几十个普通的汉字化成珠玑,永久洒落在中华民族文明的银河中。

16000首太多

今天头条哥整理了

其中较知名的50首与你共享,

你会背几首呢?

一起来看看吧!

先来看诗仙李白

他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尤其是《望庐山瀑布》广为流传。

其实,李白也是一位旅行家,按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资深“驴友”。他畅游了中国的名山大川,对庐山的壮丽景色情有独钟。庐山的丹岩翠壑,风云变幻,令李白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他说:予行天下,所游览山川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妇孺皆知的诗描写了庐山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望庐山瀑布》其实有两首,这首是七言绝句,还有下面这首五言古诗。

《望庐山瀑布》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千丈,喷壑数十里。

数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漾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

仍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别东林寺僧》 李白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李白诗名之盛,在中国古今堪称第一。这首诗看似平淡,但画面隽永,情境交融,了无点尘。

《登庐山五老峰》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

《庐山东林寺夜怀》 李白

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

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

冥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湛然冥真心,旷绝断出没。

这首五言律诗,是诗人李白晚年被判流放夜郎后游庐山时写的一首诗作,也是其一生中最后一次游庐山时所作。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李白

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

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

若爱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

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

一往屏风叠,乘鸾着玉鞭。

李白从世俗的喧嚷中走出,来到山碧林翠的庐山屏风叠。诗人情感由豪放变成和缓,表现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的从自然而来,返归自然的艺术心态。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部分)李白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这是李白晚年的作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

再来看看诗王白居易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43岁的白居易被贬谪为江州(九江)司马。由于对庐山风光非常留恋,他在庐山亲自设计建造了庐山草堂,作为谪官后的居所。他在庐山留下了几十首诗词,并写下了记述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庐山草堂记》,此文还诞生了庐山著名的宣传语——“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庐山草堂记》(部分) 白居易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

《别草堂三绝句》白居易

正听山鸟向阳眠,黄纸除书落枕前。

为感君恩须暂起,炉峰不拟住多年。

久眠褐被为居士,忽挂绯袍作使君。

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

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

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唐元和十二年初夏,当白居易看见大林寺内艳丽的桃花刚刚盛开,而山下的桃花早已凋谢时,诗兴大发。在花径内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大林寺桃花》。

《东林寺白莲》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飘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埃眼,见此琼瑶英。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芳结才成。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颗子,寄问长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问种不生。

庐山还是一座宗教名山,东林寺、西林寺和大林寺是庐山的三大名寺。

《晚题东林寺双池》白居易

晚向双池好,初晴百物新。

袅枝翻翠羽,溅水跃红鳞。

萍泛同游子,莲开当丽人。

临流一惆怅,还忆曲江春。

《遗爱寺》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庐山桂》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上香炉峰》白居易

倚石攀萝歇病身,青筇竹杖白纱巾。

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一代文豪苏东坡与庐山

要说写庐山最有名的诗,苏轼的《题西林壁》肯定算得上一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千百年来,传诵不休。苏轼于元丰七年来庐山,写峰岭瀑泉以咏风貌景物,游寺观结交高僧名道,绍圣元年再过庐山。另还题咏庐山物产、庐山历史人物,与庐山有关的唱和诗、赠行诗也时有所用。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初入庐山三首》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过圆通诗》苏轼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苏轼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过庐山下并序》苏轼

予过庐山下,云物腾涌,默然有祷焉。未午,众峰凛然。故作是诗。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潭。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暴雨破岟扎,清飚扫浑涵。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亭亭紫霄峰,窃窈白石庵。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苏轼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傜新唱,谁谓古今隔。

这首词中以雄健的笔调,营造出纯真爽朗、境界阔大、气度昂扬的词境,抒写了作者的浩逸襟怀。全词气象宏阔,情致高健,堪称苏词中写离别的代表之作。

《游庐山》王力

太白东坡曾寄兴,岭峰近远见低高。

庐山面目今朝识,八四衰翁意气豪。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诗中所写瀑布水,来自高远,穿过阻碍,摆脱迷雾,得到光照,更闻其声,积天地化成之功,不愧为秀中之杰。这首诗表面上只是在描写、赞美瀑布景象,有一种欣赏风景、吟咏山水的名士气度。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张九龄

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

闪闪青崖落,鲜鲜白日皎。洒流湿行云,溅沫惊飞鸟。

雷吼何喷薄,箭驰入窈窕。昔闻山下蒙,今乃林峦表。

物情有诡激,坤元曷纷矫。默然置此去,变化谁能了。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这首诗作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轻舟,掠过千里烟波江上的无数青山。

彭蠡湖中望庐山》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孟浩然巧妙地把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思想的矛盾,紧密地结合起来。见庐山想到“尚子”和“远公”,然后写到自己思想上的矛盾。顺理成章,句句相连,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毫无跳跃的感觉。

《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王昌龄

石溪流已乱,苔径入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常为炉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这首诗是王昌龄送别东林寺的僧人"廉上人"归庐山所作。在王昌龄所有的作品中,以送别诗最多,表达了诗人对世情多是非的厌倦和对"道林寂寞"的羡慕之情。

《峡石西泉》韩愈

居然鳞介不能容,石眼环环水一钟。

闻说旱时求得雨,只疑蝌蚪是蚊龙。

霁夜》孔平仲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此诗写秋夜雨霁的清静景色,表现出爽快的精神境界。一般都因宋玉有“悲哉秋之为气也”之句,而发悲秋之感;但也有反其意而用之的,如李白诗中称“秋兴逸”,刘禹锡说“胜春朝”。此诗表现清爽的心境,也是一种逸兴。

《庐山瀑布》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许凝这首诗当时享有盛名,曾"脍炙人口",得到大诗人白居易赞许,甚至在乡试中比败了著名诗人张沽。

《初见庐山》陆游

从军忆在梁州日,心拟西征草捷书。

铁马但思经太华,布帆何意拂匡庐。

计谋落落知谁许,功业悠悠定已疏。

尚喜东林寻旧社,月明清露湿芙蕖。

《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陆游

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

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

远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

虚窗熟睡谁惊觉,野碓无人夜自舂。

陆游在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路过九江,曾游历庐山,并住宿在东林寺。淳熙五年(1178年)正月,宋孝宗召陆游东归,二月诗人离开成都,顺江东下,秋天到达京城临安。这首诗写于六月东归过九江时。

《锦绣谷》王安石

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

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此诗是作者登上庐山最高峰眺望四野山道时抒怀。好山泽之游的谢灵运,来到庐山,并登上“绝顶”,实现了夙愿;放眼四顾,只见“积峡忽复启”、“峦垅有合沓”,这壮丽的自然景色使诗人感奋。

《庐山独夜》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题庐山寺》马戴

白茅为屋宇编荆,数处阶墀石叠成。

东谷言笑西谷响,下方云雨上方晴。

鼠惊樵客缘苍壁,猿戏山头撼紫柽。

别有一条投涧水,竹筒斜引入茶铛

《远公龛》王维

松路向精舍,花龛归老僧。

闲云移锡杖,落日低金绳。

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灯。

《江上送客游庐山》张继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庐山诗》朱元璋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望石门》鲍照

访世失隐沦, 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 升峤远栖趾。

高峰插半天, 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 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 巑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 韬树必千纪。

鸡鸣清涧中, 猿啸白云里。

瑶波逐空开, 霞石触峰起。

回互非一形, 参差悉相似。

倾听风管宾, 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 如何秽城市。

《登庐山》鲍照

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千岩盛阻积,万壑势也萦。

砻苁高昔貌,纷乱袭前名。洞涧窥地脉,耸树隐天经。

松磴上迷密,云窦下纵横。阴冰实夏结,炎树信冬荣。

嘻囋晨鹍思,叫啸夜猿清。深岩伏化迹、穹岫闷长灵。

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方跻羽人途,永与烟霞并。

《游庐山》 苏辙

当年五月访庐山,山翠溪声寝食间。

藤杖复随春色到,寒泉顿与客心闲。

岩头悬瀑煎茶足,峡口惊雷泛叶悭。

待得前村秋雨遍,扁舟应逐好风还。

《观瀑布》 范仲淹

灵源何太高,北斗想可挹。

凌日三光直,逗遛千仞急。

白虹下涧饮,寒剑倚天立。

闪电不可瞬,长雷无敢蛰。

万丈岩崖折,一道林峦湿。

险迫飞鸟坠,冷洒(一作“束”)山鬼泣。

须当截海去,浊水不能(一作“相”)入。

《游庐山》 范仲淹

五老闲游依舳舻,碧梯云径好程途。

云开瀑影干门挂,雨过松簧十里铺。

客爱往来何所得,僧言荣辱此间无。

从今愈识逍遥旨,一听升沉造化炉。

《观瀑布》范仲淹

灵源何太高,北斗想可挹。

凌日三光直,逗遛千仞急。

白虹下涧饮,寒剑倚天立。

闪电不可瞬,长雷无敢蛰。

万丈岩崖折,一道林峦湿。

险迫飞鸟坠,冷洒山鬼泣。

须当截海去,浊水不能入。

《桃花源记》(部分)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作为文化背景,创作了《桃花源记》。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庐山高歌》 (部分)欧阳修

庐山高哉,几万仞兮,根盘几百里;峨然屹立乎长江。

长江西来走其下,是为扬澜左蠡兮,洪涛巨浪日夕相冲撞。

云消风止水镜净,泊舟登岸而望远兮,

上摩青苍以霭,下压后土之鸿庞。

试往造乎其间兮,攀缘石磴窥空欲。

千崖万壑响松桧,悬崖巨石飞流淙。

水声聒聒乱人耳,六月飞霜洒石……

《水调歌·庐山几千仞》林正大

庐山几千仞,屹立并长江。杨澜左里,洪涛巨浪日舂撞。风止雪消冰净,相与泊舟登岸,攀磴望空谾。岩壑响松桧,巨石激流淙。事幽寻,遗世俗,绝纷。幽花野草香满,时有鹤飞双。羡子买田筑室,欲使浮岚暖翠,坐卧对轩窗。我欲为君说,安得笔如杠。

最后我们来看一代伟人毛泽东

毛泽东一生爱山,唯有庐山一而再、再而三地登临,并在此演出了中国历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幕又一幕。据统计,毛泽东在江西战斗、工作、生活了8个年头,总共创作了14首诗词,其中有两首与庐山有关。

《七律登庐山》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1959年6月29日拂晓,毛泽东第一次登临庐山,下榻“美庐”别墅。当晚在这幢别墅内写成此诗。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此诗为毛泽东于1961年所作,虽然所描写的场面较小,但却体现出了伟人从容不迫的心态。

来源:江西时政头条综合

编辑:邱辉强 实习生:史慧芳

编审:刘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