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网格党支部开展“党旗飘楼栋,服务百姓家”活动
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着眼新时代基层群众的新需求新期盼,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开展以“五化共治”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治理改革,由区域化、精细化、多元化、智能化、人文化“五化”着手,推动共建、共创、共商、共管、共享,探索出中小城市社区治理的独特路径,取得一定成效。
区域化共建,
基层组织越来越有力
铜陵市依托党建这个能够集聚治理资源的关键体制,铸造社区治理的“红色引擎”,社区党组织牵引能力大大增强。
一是完善党建组织体系。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成立社区“大党委”,吸纳辖区单位担任兼职委员。在住宅小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成立党组织,探索业委会、物业公司党组织成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构建“组织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工作格局。
二是完善党建联盟建设。建成区56个社区分别组建区域化党建联盟,460个辖区单位到社区“报到”成为党建联盟成员。完善党建联盟理事会议事、成员单位活动日、联络员、双报到双反馈等制度,推行“契约化”共建。建立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制度,12650名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建立在职党员评先评优、干部提拔考察和“一票否决”一律征询社区意见,提升社区话语权。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铜陵市郊区桥南办事处白鹤社区党建联盟的小组长汪厚明舍小家为大家,放下家中两个年幼的孩子,第一时间冲到了疫情防控第一线。在他的带领下,社区全员实行“887”的工作模式,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以网格为单位,对社区的4000多户居民累计开展了5轮排查,为社区筑牢了坚实的疫情防线。
“小同志,你来帮我看看最近新出的‘健康码’怎么申领啊?”“好的王大爷,我帮阿姨注册完就帮您看一下。”每当李蕊在社区值守,总有不少居民围在她身边向她求助。李蕊是铜陵市白鹤社区党建联盟成员之一,她每天都工作在所在网格小区的防控一线,履行社区工作者的职责,测量体温、检查出入证、排查返乡人员、为小区消毒等等。她的付出也获得了组织的认可,6月18日,白鹤社区召开疫情防控志愿者表彰大会,李蕊被评选为最美党员志愿者。
三是完善社区吹哨、支部报到、党员行动机制。81个市属党组织和建成区43个社区结成对子,逐步完善吹哨社区与报到支部的联建共商、目标管理、吹哨响应、积分评价四个机制。以项目为载体,社区结合年度重点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居民协商议题,编制微服务、微志愿、微治理三类“管家计划”项目库,现有项目236个,并持续动态更新。党建联盟单位认领资助,社区社会组织实施,有效解决党建联盟成员单位与社区互动不足的问题。2020年、2021年度被认领的“管家计划”项目目前已全部实施完毕,并评选出5个示范项目、10个优秀项目。
“我们将报到党员编入志愿服务队,逐步组织其参与疫情防控、扶贫助困、洁净家园、守护平安、文明出行、和睦邻里等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铜陵市郊区铜山社区负责人罗秀云表示,希望通过引导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为铜陵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作出贡献。
精细化共创,
为民服务越来越有效
“社区党校”送学上门
铜陵市依托服务这个能够激发社区活力的关键要素,争当知民情保民生的“贴心头雁”,为民办实事解难事。
一是邻里中心助推“空间营造”。铜陵市持续完善邻里中心布局,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建设了61个邻里中心,打造便捷的“15分钟生活圈”,让邻里中心真正成为“居民自己的空间”。
二是“五社联动”助推“五治融合”。统筹组织部、政法委、文明办、司法局、残联、妇联等部门资源,推广“五社联动”模式,市、县区、社区三级每年筹集600多万元资金,推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项目,由专业社工机构以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为切入点,发现居民骨干,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建立“五社联动”的长效机制,以更加专业化的方式推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
三是“孵化培育”助推“社会参与”。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安家”工程,在26个社区设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成立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组织联合会),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党建引领、培育孵化、资金代管、人员培训等综合服务。完善政府购买社区服务机制,强化市、县区、乡镇、社区四级微公益创投机制,微公益创投活动已连续开展七年,今年再投入130万元资助了31个公益项目,全市建成区社区社会组织平均达到12个,志愿服务团队平均25个。
金山社区邻里中心作为社区公共空间平台,从选址开始,社区党委就联动各党支部、驻点社工、热心居民进行多次实地走访及共商会议,将邻里中心嵌入社区治理路线的规划版图上,合力推进选址的落实。早在2019年,金山社区邻里中心由原来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改造而成。建成后,社区探索引入专业的养老机构和专业社工组织运营,并组织党群志愿者、社工和广大居民骨干开展了众多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等公益活动。三年来,进驻中心的爱心社工服务社先后承接了“幸福快递”“幸福晚霞”“幸福老来乐”等十多个助老助残项目,将服务从站内不断延伸向站外,1000余位社区居民成为邻里中心的志愿者,大大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在社区居民间获得了好口碑。
多元化共商,
居民自治越来越有内涵
铜陵市依托社区居民自治这个社会和谐的关键机制,打通多方协同的“脉络体系”,实现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
一是推动社区居委会法人治理。社区居委会换届后及时更新法人信息,集中发放《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出台《发挥居民委员会特别法人作用的实施意见》,推行“居财居管”。探索发展社区经济,开展社区人、财、物管理权限下沉改革,将19.5万平方米小区配套用房全部交给社区管理和使用,实行区属、社区管理使用。
二是推动社区协商常态化。全面成立社区协商委员会,建立“协商议事日”制度。编制《城乡社区协商基本规范》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开展居民理事会试点,推进社区协商示范点建设,培育“六事协商工作法”“党代表理事”“社会工作介入协商”等一批协商品牌,在社区形成“居民自己的事商量着办”的良好氛围。
三是推动形成社区共同体意识。组织居民积极参与制订居民公约、小区公约、养狗公约等,让居民知晓权利义务、言行边界。开展社区营造行动,利用宣传栏、文化广场等平台,开展公民道德、家庭伦理、社区意识教育培养,夯实共同体的道德和文化基础。注重利用新媒体宣传,让居民更加直观地了解社区。注重为职业群体参与提供便利渠道,不断吸引和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
智能化共管,
平安建设越来越有数
铜陵市依托现代科技这个能够改变治理方式的关键手段,为社区治理“技术赋能”,让群众更有安全感、幸福感。
一是深化网格化机制“一网统管”。将城乡社区划分为3900多个网格,每个网格至少配备1名网格员。以“全要素”网格为目标,确保社区党建、平安综治、城管执法、信访维稳等 “多网融合”,做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按照“责任网格化、平台信息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要求,推行网格员的“八大员”制度,落实网格信息公示、民情分析、三登门五必访、网格事件分流督办、网格员培训等制度,使网格更具感知力。
二是深化办事服务“一窗办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在社区的应用,全面深化“就近办”。在社区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办结、一条龙服务”,居民由“进一扇门”升级“到一个窗口”办所有事。加快与腾讯公司合作的“We社区”项目建设,通过数据融合,力争社区所有服务事项、协商事项、管理事项都能通过 “一口接入,信息共享”。
三是深化管理重心下移“一队综管”。深化社区城管队伍改革,推进行政执法进小区。探索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三所下沉”改革,建立由社区统筹、部门共同参与的“大综管”机制,解决多头执法、职责交叉、推诿扯皮等问题。
人文化共享,
城市生活越来越有序
铜陵市依托生活体验这个能够扩大有效参与的关键标准,打造“精美社区”,让居民安心、放心、舒心。
一是强化改造老旧小区。为改善居住环境,科学编制老旧小区改造年度计划,按照“应改尽改”的要求持续推进。优先补齐小区功能短板,营造生态宜居、方便温馨的居住环境。充分发挥社区规划师作用,全程跟踪服务“微更新”项目,组织居民有序参与,共同解决“三道不畅”、停车位不足等难点、痛点、焦点问题。
二是强化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健全居民参与机制,健全业委会等自治组织,充分尊重居民意愿,采取外引物业、自建物业、居民自管等方式在62个老旧小区实行准物业管理,为居民提供保安、保洁服务。建立“优胜劣汰”长效机制,按季度对小区物业管理进行考核,公开发布考核结果,退出一批能级低、服务差、规模小的物业企业。扩大“红色物业”覆盖面,今年打造17个“红色物业”示范点。为了推进社区楼道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小区文化内涵,近日,郊区白鹤社区内的8栋楼房楼道进行了改造提升,社工站、社区邻里中心联合社区“红管家”志愿者在社区居民小区的楼栋内开展楼道“大变身”活动。社工们带领“红管家”志愿者通过绘画、书法等形式,把“文明创建”“保护环境”“邻里和谐”“孝老爱亲”为主题的宣传标语、绘画、书法作品展示在楼道内,美化楼道环境、提升楼道颜值。
三是强化社区文化引领。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栋、文明社区评比,持续开展“好人评选”,建设社区“好人驿站”“道德银行”,打造社区好人文化,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弘扬“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社区精神。持续擦亮“铜管乐大舞台”“道德银行”“幸福列车”“共享厨房”“守望相助”等社区文化品牌,每年按照“一居多品”打造一批品牌,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铜陵市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打造以“五化共治”为主要特色的社区治理,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良好条件,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社区》7月下
新媒体部主任:马怀刚
编辑/设计:柳青
《社区》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4666/D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1-0967
邮发代号:2-792
全彩色印刷 半月刊 每期15元,
全年定价360元(含邮资)
通联部联系电话:
(010)66065118/66085736
(010)66061398/66019570
(010)66088330(兼传真)
订刊邮箱:sq6601957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