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宝鸡】宝鸡,如何才能让城市不再“看海”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30 22:39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宝鸡,区域内大大小小300余条河流织成了一张错落有致的水系图,素有“关中水龙头”之称。

大自然为宝鸡勾勒出天然水系图的同时,也考验着宝鸡的城市建设。以市中心城区来说,年平均降水量为692.3毫米。然而,一旦“天上之水”在短时间内来势凶猛,城市开启“看海”模式时有发生。

一座城市“看海”,对交通、经济、民生、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影响不言而喻。可以说,随着宝鸡中心城区骨架拉伸至117平方公里,内涝问题已经成为宝鸡城市发展中公认且亟须弥补的短板之一。

前不久,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整治内涝风险隐患”,年内“完成滨河大道等12处城市内涝点治理”。这预示着,宝鸡中心城区内涝治理将进一步加快建设和治理进度。

在宝鸡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治内涝这张发展“试卷”该如何作答?城市如何竖起防涝“金钟罩”?考验着宝鸡面向未来的魄力与智慧!

图片

如果把城市的发展比作一张试卷,那么,内涝就是这张试卷上的必答题。

“内涝问题,是老问题了。”市住建局一名从事城市基础建设多年的干部认为,“治理内涝,关键在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一个“久”字,既是城市建设者遵循的切入点,也是主城区居民连年来心中的“痛点”。

让我们按时间顺序,来回眸近年来城市内涝中,宝鸡主城区的一幕幕过往影像:

2004年8月17日,宝鸡市发生强降雨,中心城区的经一路、汉中路、红旗路、公园路、金渭路等多地出现路面严重积水,个别路段的积水深度达到1米以上,许多街道商店进水被淹,财产损失严重;

2011年7月29日的强降雨,造成姜谭路、高新四路、代家湾等多处出现严重内涝,陈仓区因积水较深有辆卡车无法识别路面状况而在水中侧翻。当日下午6时许,姜谭路与宝成铁路桥交会处积水严重,造成交通瘫痪达8小时;

2018年7月2日,一场降雨,导致市区多个路段积水,给市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高新大道烟厂南门有近百米长的积水路段,最深处达70厘米以上;

图片

▲高新区住建局组织干部职工在内涝点排水

2022年7月12日下午,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凤翔区等地,短时间内暴雨如注。尽管排水管网全力排涝,但城区范围内,在东至虢镇、西至新福园片区、南至高新区、北至宝平路的广大区域内,超过37个点位出现严重内涝,多辆汽车被淹,部分街区一度实施交通管制;

……

一幕幕场景,一处处内涝,都在考验着宝鸡这座“明珠城市”的韧性和耐力。

内涝成因何在?

先看内因,不争的事实是,宝鸡主城区现有城市排水系统,还无法应对短时大幅降雨的突然袭击。

市住建局相关专业人士认为,我市中心城市主要区域已经实现了雨污分流,目前在重现期3年降雨情况下,除铁路涵洞外,内涝点已较少。但现有城市排水系统在面对5至30年一遇强降雨时,就会显得“小马拉大车——架不住劲了”。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在“小”“慢”“少”等方面。

“小”——全市雨水管网的设计能力偏小,老城区设计重现期大部分为1年,近几年建设管道设计重现期修正为2年。同时,城区内雨水积、蓄、渗的绿地和蓄水池等调蓄削峰能力不足。

“慢”——一部分合流制排水系统未完成雨污分流改造,造成雨季污水管道负荷过大无法及时排放,形成路面溢流。与此同时,现有的雨水管网未形成系统,致使雨水泵站排涝功能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少”——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规划建设雨水泵站26座,截至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仅建设了9座。

图片

▲陈仓区住建局组织人员清理涵洞积水

再说外因,宝鸡中心城区特有的地理、气候等外因也是内涝频发的主因之一。

从地理方面来看,我市中心城区分布在渭河两岸的高漫滩及一级阶地之上,东西长40多公里,南北宽3公里至5公里。地形特征为南、西环山,北临黄土台塬,中间凹平,西窄东宽。自山区、塬区向盆地中部呈阶梯状降落。也就是说,一旦出现短时强降雨,雨水落地后,极易向中心城区“洼地”汇聚。

从气候方面分析,我市地处大陆腹地,受季风环流和地形地势影响,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在我国气候区划中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而这种气候条件下,在夏季出现短时强降雨的概率并不低。

各项问题、因素、原因汇总起来,实际也在倒逼宝鸡的相关部门必须“破题”。

图片

内涝关键看排涝的快慢,而排涝的快慢,关键看遍布地下的排水管网是否给力。

车水马龙的地面之下,错综复杂的排水管正在形成一张巨大的管网。

经过连年改造和建设,截至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含凤翔区)现有市政排水管网长度达到879.14公里。其中,雨水管网318.73公里、污水管网354.43公里、雨污合流管网205.9公里,如果这些管网首尾相接的话,足以从宝鸡向东,直抵河南开封市。

这么长的市政排水管道,够不够用?专业人士的答案是——的确不够。

今年7月12日下午,我市再次遭遇短时强降雨袭击,城市多处再次开启“看海”模式。随后约一周时间内,我市相关部门首次向社会全面公布中心城区37处易涝点,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出行安全,尽量避开易积水路段。

图片

▲我市某内涝点点位上,工作人员冒雨清理下水道处杂物

日前,记者驱车对这37处易涝点中的重点点位,进行实地采访。

在金台区新福路加油站十字路口附近,一家卤肉店的老板杨玉成提起那天下午的暴雨,清晰地记得:“不过20多分钟,路面就成了一片汪洋,下水管也咕嘟嘟向外冒着水,那场景,隔条马路,就像隔了条河。”附近的一名清洁工告诉记者,内涝退去后,马路边淤积了厚厚的泥巴,他和同事用了足足三四天才把路面铲扫干净。

在陈仓区啤酒厂铁路涵洞北侧路口,正对着涵洞的一家烟酒店老板刘青梅回忆说:“那天下午雨大得很,涵洞两边的水,就像河一样灌向涵洞。我估摸着涵洞最深的地方,少说也能淹到人的腰部,当时汽车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等,要么冒着大雨绕路而行。”

……

有业内人士认为,7月12日的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结结实实给宝鸡“上了一课”:我市的城市排水管网还不畅,保证正常的降雨还行,但无法满足短时强降雨排水的需要。

对宝鸡来说,遍布全市主城区的市政排水管网,面对暴雨来袭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将雨水排入就近的河流。

实际上,宝鸡主城区内,并不缺乏排涝的河流水系。

俯瞰宝鸡中心城区,区域内河流水系发达,渭河、千河、金陵河、清姜河、石坝河、塔寺河、纸坊河等19条河流,将城市建成区自然划分成若干独立的排水区域,这19条河流水系也几乎汇集着宝鸡市所有降雨,按水系区域形成的排水体系可就近排入。

图片

▲金台大道 刘俊成 摄

“高水高排、低水低排、低洼抽排、排水-防涝-防洪相结合”是我市防涝排水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宝鸡近年来开始大力完善防涝排水建设,一项项具体措施正在推进:

老城区合流管逐步实施雨污分流改造;

将金陵河以东、渭河以北、北坡坡脚以南、千河以西18.36平方公里范围内设为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区域,采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多功能调蓄等海绵城市建设;

建成了卧龙寺中水湿地、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代家湾湿地生态园等15个项目;

新建新建路、新福路、川陕路、公园路、东岭和高新七、八、十四路,以及凤凰大桥等9座雨水泵站;

……

这些措施,尽管不能完全抵御短时强降雨带来的内涝,但也对内涝起到了相当的限制和减轻作用。

图片

每一次内涝的发生,都是一声警钟。

放眼全国,郑州、肇庆、青岛等城市,内涝带来的巨大损失可谓触目惊心,这也倒逼宝鸡必须未雨绸缪,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失防万一。

在我市最新出台的《宝鸡市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中,以规划的雨水管网系统为基础,采用暴雨强度公式,通过水利模拟计算,校核发生30年一遇暴雨时各个区域的涝水积水现象,分析积水程度及原因。

模拟结果显示,渭滨区、金台区、宝鸡高新区、陈仓区等区域内,出现遍布城区的16处内涝点,最高积水深度达38厘米,最大积水面积超过47公顷。尤其是在部分地势低洼、排水管径较小区域,预计将发生严重内涝。

图片

▲市市政工程养护服务中心职工清理排水管网

模拟测试如此,这些区域在以往的强降雨中,是否已经是内涝“重灾区”呢?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在滨河大道太阳市区域,这里地处石鼓山下,是住建部门公布的2022年易涝点之一。在实地走访中,一名保安告诉记者,每遇暴雨,雨水都会顺着山坡流下来,造成道路严重被淹,行驶车辆“破浪”而行。太阳市一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以今年7月中旬的那场大暴雨为例,当时由于交通不便,提前订餐的客人,不少都取消了订餐,让餐厅损失不小。

陈仓区东闸口铁路涵洞也是住建部门公布的2022年易涝点之一。记者在现场看到,涵洞呈“U”字形,附近一家烟酒店老板张秋娥告诉记者,每到暴雨,涵洞内就积水严重,只有通过水泵抽水,涵洞内才能消除积水,恢复正常通行。

记者走访了多处城市易涝点位,了解到雨水管网建设不完善、设计重现期偏小、滞洪削峰设施建设滞后及雨水泵站数量和能力不足等依然是主要原因。

“克服上述因素,宝鸡主城区防涝排水功能就能大大加强,很多内涝点就会从名单上移除。”市住建局相关人士表示,实际上,近年来通过管网改造、泵站建设等方式,宝鸡中心城区内,很多曾经的内涝点已经大幅改观。

的确,一些大幅改观的区域内,市民们对“内涝”已经不再心有余悸。

图片

▲高新区住建局对清水河桥西一泵站进行提升改造

姜谭路铁路桥下,在2020年之前,曾是中心城区内涝点最硬的“骨头”之一。通过一系列改造建设,这里已经成功从相关部门的内涝点名单上移除。

在改造后的姜谭路铁路桥下记者看到,这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在该区域工作了18年的环卫工人梁秋侠说,最近几年,铁路桥下再也没有出现内涝,在今年7月中旬的暴雨中,这里也仅出现了少量积水,不影响交通通行。

再来看看中山西路与新宝立交十字路口,这里也曾经是金台区内涝的“硬骨头”之一。附近一家商店老板李世林清楚地记得,2015年8月2日晚,市区电闪雷鸣暴雨来袭,这一区域内,北坡雨水混着泥沙倾泻而下,内涝雨水甚至漫过马路台阶,冲到了他家商店中,造成道路一度中断。随着该区域道路改造的完成,夏季暴雨时,李世林再也不用担心了,因为“北坡流下的雨水被分流了,马路上雨水也排得很快”,现在“即使少量积水,也不影响交通了”。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近年来我市对中心城区内多处内涝点进行了深层次改造,改造完成后,将汛期安全责任落实到项目、岗位、人员,纳入考核,这种“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内涝点治理工作的推进。

图片

内涝,归根结底是“城市病”,为其“开方”,最重要的是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和措施去推进。

不争的事实是,宝鸡内涝问题,可追溯的原因很多。比如说短时雨量过大、个别区域地势低洼、城市规划不合理等等,然而,一旦忽视了这种“地下工程”,就会付出昂贵的经济、环境乃至生命代价。

放眼全国,内涝问题带来的教训,不可不鉴。这就要求城市治理者,在注重城市华丽外表的同时,更要关注城市的内在品质。

一部城市发展史,实际也是一部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发展史。对宝鸡来说,城市发生内涝有历史的、现实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以发散思维、责任意识,进一步寻求解决之道。

图片

▲科技新城雨水泵站设备吊装

这一点,他山之石或可为宝鸡提供借鉴。

以排水泵为例,宝鸡相当一部分内涝点的排水泵,还需要在积水时人工启动。也就是说,这些区域内一旦出现内涝,必须由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才能开启水泵,而内涝排水是与时间赛跑的工作,这一点上,明显就慢了半拍。

以北京为例,公开信息显示,北京对永定门55座雨水泵站已完成了智慧化改造,这些雨水泵站实现了无人值守、远程操控的智能化运行。工作人员可通过程序系统读取水泵液位,远程操控水泵点,远程开启,不但排水时间大幅缩短,同时也极大降低了一线人员的作业强度。

再比如说,城市遭遇暴雨侵袭时,内涝点多面广,必须以“一盘棋”的思路尽快排水泄涝。这一点上,浙江桐乡市的做法值得借鉴。目前桐乡城市防汛排涝工作已经进入“智”时代,一旦发生内涝,桐乡市“一张图”式的管控平台,将以数字化手段,对积水点和周边管道水位、泵站实施联动监测,实现内涝事件处置的流程化、精细化、闭环化,继而做到内涝积水事件早发现、速处理,降低城市内涝和管网溢流风险,减少因内涝积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市政设施的损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宝鸡在吸取众多城市经验的基础上,新近出台了《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其防涝减灾目标被确定为“当发生超过内涝防治标准的强降雨时,管网系统、排涝系统、行泄通道、应急管理措施同时启动,及时排除涝水,保护城市重要区域不产生较大量积水,保证整个城市不因为暴雨发生而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等事故”。

按照规划,到2025年,我市要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而这一体系的推进,不但预示着我市防涝工作按下了快进键,同时意味着在与短时强降雨的较量中,提出的“蓄、滞、渗、净、用、排”等一系列“新战法”格外关键。

图片

▲工作人员连夜清理内涝点积水

在路面建设中,宝鸡主城区地质条件为湿陷性黄土地带,考虑到地质的特殊性,不建议宝鸡市城区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设置透水沥青或透水混凝土地面;

在新建住宅小区项目中,要求住宅小区绿化率≥40%,公建绿化率≥20%,附属绿地≥50%,采用下沉式绿地雨水利用率≥30%;

绿地和广场均考虑采用下凹式和下沉式,增加透水路面比例。如植被草沟建设,一方面能够容纳大量的雨水入渗,另一方面,雨水中的污染物质可通过植物系统和种植土壤填料得以去除;

排水片区结合积水点周边的用地规划,可以判断该积水点的最佳处置路径,根据道路设计的变坡点及路口控制点高程分析,进行优化设计,避免局部积水情况发生,减少内涝积水风险发生;

利用河道水系低洼地段的有利地形,实施水系连通生态修复,兼顾水环境治理和雨水资源综合利用要求,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净化雨洪资源并修复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滤池、生态湿地、生态驳岸及水循环系统等建成区主要雨洪利用与生态修复工程;

……

需要指出的是,“新战法”不断涌现,我市海绵城市建设也在近年来不断强力推进。

“海绵城市理念”是城市综合治理理念,治理内涝只是它的一个功能。作为全省两个省级海绵城市试点之一,试点区域位于金台区,面积已达18.36平方公里。近三年来,我市已累计投入海绵城市建设资金近22亿元,建成了一大批海绵体典范工程,在极大程度上改善市区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使得10多个曾经的内涝积水点,经受住了多次汛期暴雨考验。

图片

▲宝鸡城市大景

实际上,在年内“12处城市内涝点治理”的基础上,我市相关部门已经将这一数字主动加量到“16处”。记者从市住建部门了解到,这16处内涝点中,或已完成立项,或已完成规划,或正在进行施工,预计年底前,这些内涝点将成为“过去时”。

陇海线底店涵洞,就在这次的改造计划中,日前记者实地进行了探访。

在底店涵洞前,铁路线下绿色的围挡中正在施工。在涵洞不远处一家商铺的老板石志峰告诉记者,别看“渗水坑”还没有完全完工,但大家已经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前几日雨下得很大,放在以前涵洞内早就积了深水,但这一次,却破天荒几乎没有什么积水。

长期从事市政工程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强居中认为,内涝治理工作,除了住建部门进一步科学规划和加快硬件建设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住建、水利、规划、环保等部门的联动机制。一方面,做到平急结合,日常各部门数据共享;另一方面,也应在基础设施规划、排水口设置等方面加强统筹,以进一步形成合力,增强城市防涝排水功能。

同时,也有相关专家认为,宝鸡的防涝工作做得好不好,不仅仅关系到居民出行等民生问题。实际上,宝鸡作为一座知名的旅游城市和宜居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内涝治理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城市对游客的吸引力和城市的美誉度。从这个角度来讲,内涝治理必须快速推进,为宝鸡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宝鸡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