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近90万人报考社工再创新高!近距离感受他们的苦与乐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10 10:44

今年,约有89万人报考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创下历史新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加入社工队伍,从帮扶老弱到参与疫情防控,从服务城市社区到参与农村建设,社工越来越被社会重视。这个工作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吸引力?

三个年轻社工的日常

北京新天地社区李响:处理大事小情几乎全天待命

“小区居家隔离的有30户,挨家挨户上门,我核对流调表,没工夫喝水,吃饭也不在点儿。”中秋假期的工作场景,让新社工李响印象深刻。她说,在过去的一年半中,自己对社工有了更深的感悟,“为居民服务,一忙起来就没有休息的概念,可以说24小时待命。”

李响是北京姑娘,1994年出生的她是北京新天地社区年纪最小的社工。2016年本科毕业后,她入职一家新媒体公司。几年后,出于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考虑,李响在2020年通过了社工的考试,于2021年1月正式成为社会工作者。原本,她以为社工工作会很轻松,但紧接而来的工作,让她感到各行都有不易。

北京新天地是一个大型社区,16名社工要为社区4300多户居民服务。社区进行大规模核酸筛查时,李响和同事身穿防护服走上一线;脱下防护服后,她要忙着接收流调表、核对居民及同住人信息;核对完毕后,又需要与相关居民沟通回家、协助上门做核酸。“我们经常夜里接到电话,有居民询问隔离政策的,也有需要解弹窗的,还有进京检查站打来核对人员信息的,什么样的电话都有。”

社工的工作远不只是防疫,在北京新天地社区居委会服务站,社工也负责政务类的公共服务咨询接待。比如社保事务、计生政策、党务和居务工作等等。

除此之外,社工还和社区居委会一起,承担着青少年老年群体公益、亲子互助、单元楼门建设、小区环境整治等工作内容。“社工的工作面很广,大小事情都要做。”

虽然工作繁杂,但接地气儿的内容,也让李响感到充实且心安。未来,她还想考在职研究生。“这样的话,专业性更强,选择也更广一点。”

北京益民农村社工事务所周伟静:参与村庄治理培育本土力量

从学社工到做社工,周伟静与社工的缘分已经持续了10年。2018年,结束了6年社工专业学习的她加入位于大兴区魏善庄镇的益民农村社工事务所,正式开启社工的职业生涯。

周伟静的老家在河北邢台,她对北京的农村地区并没有太多了解。初来乍到,一切都是陌生的,但这难不倒有专业知识的她。

“挨家挨户走访调研,用拉家常的方式询问村民的基本情况,包括需求、爱好和特长,形成调研报告,这样后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也方便动员更多村民参与到文艺活动和志愿服务中。”做完前期的全面摸底,周伟静心里有了谱。

“通过提供基础服务,可以让社工更好地融入当地,与村民建立信任关系。我们根据村庄文化特色举办大型社区活动,如赵庄子村的群众文化艺术节、庆丰收捕鱼文化节和慈善公益节三大品牌节日,挖掘村庄内生力量,提升村庄凝聚力。”周伟静发现,越来越多本土资源被调动起来,“岳家务村的乡村书吧和南田各庄村的巧娘工作室,也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去年10月,魏善庄镇成立了大兴区首个镇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十余个村级社工站,这让周伟静振奋不已。“明显感觉到各方对社会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提高,在区、镇、村三级社会工作体系下,我们的各项工作逐渐规范化。”

目前,魏善庄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各村级社工站都成立了各自的志愿者队伍。“中心的志愿者队伍有23名儿童加入,他们既在中心组织的书香阅读等活动中享受服务,又参与到为老服务当中。”周伟静谈到,本土社工的培育工作也陆续推进。“本土社工对村庄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都比较熟悉,不容易踩雷,关系网络也发达,有利于建立信任并开展工作。”在社工们的鼓励下,一些赋闲在家的妈妈和参加活动的年轻人通过培训和实践,也加入到魏善庄镇的社工队伍当中。

如今,魏善庄镇成了周伟静的第二个家。“走在村子里,叔叔阿姨见面就会跟我打招呼,爷爷奶奶会关心我的生活情况,伙伴们会在工作上给我出点子,让我收获了满满的归属感。”

北京昌平区政桥社会工作事务所梁潇:服务困境儿童助力社区建设

1994年出生的梁潇是科班出身的“老社工”。2017年,23岁的她在香港读完社工专业硕士,一回来就成立了北京市昌平区政桥社会工作事务所。

“我是昌平人,所以倾向于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用所学知识开展服务。”今年,梁潇所在的社工事务所通过昌平区2022年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的申报,中标春风计划——特殊困境儿童社交能力提升干预项目。“这个项目主要为北京京都儿童医院的血液病患儿和家属提供探访、陪伴服务,并开展朋辈群体的小组活动。”

在梁潇看来,这项工作对社工的要求其实很高。“刚来的同事第一次到病区探访时,不知道该怎样跟患儿接触。看到有的孩子因为做骨髓穿刺而大哭时,自己也会跟着落泪。”据梁潇介绍,社工事务所会定期招募志愿者,安排培训后,给大家准备手工材料或绘画工具,把服务送到病房。

“我们要尽力挖掘他们的特点,比如,有个孩子刚住院时非常焦虑,后来我们发现孩子对色彩特别敏感,平时喜欢画画,于是专门找来有绘画特长的志愿者提供陪伴。”一次活动中,这个孩子为春风计划设计徽标,让梁潇颇为感动,“小朋友画了一位长发飘飘的姐姐,微笑着站在春风拂动的草坪上。孩子说,你们就像那个姐姐一样带来温暖,我们听了心里也感到很温暖。现在孩子痊愈出院了,我们特别欣慰。”

除了帮扶老弱以外,梁潇还致力于开展社区工作者的培育和增能。“很多社区工作者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不知道该如何运用专业的技巧和方法,我们就结合实际需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在回天地区,梁潇和同事们陆续为二十多个社区开展小组工作,内容涵盖情绪疏导、自我成长、团队建设等多个角度,帮助社区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相比起十年前刚刚接触社会工作时,梁潇发现公众对于社工的认知有了显著提升,社工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同行逐渐多了起来,不再是独行侠的感觉,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人加入社工队伍。”

社工发展史

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应用社会学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

1988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正式恢复重建。

1991年,民政部发起成立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后更名为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这是我国社会工作领域第一个全国性行业协会。

2008年,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进行,13.3万名考生报名参加考试。

2010年,中央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社会工作人才提升为国家六支主体人才之一,确立了社会工作人才在我国人才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

2011年,《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组发〔2011〕25号)发布,奠定了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制度基础。

2015年,社会工作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

2018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民政部联合印发《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标志着我国建成了初中高级相衔接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