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莲花台:秦始皇西巡祭天路
2015-10-19 11:46
原标题:华亭莲花台:一山一水一古道,秦始皇西巡祭天路
秦始皇祭天广场的大型雕像
关山上畤、下畤莲花台
群山叠嶂的关山远景
“回中道”栈道
守山的张老
松塔·小猫·烟叶
红叶下的山泉
玄凤山中的秦腔人物木雕
残留的千佛洞
华亭莲花台始建于秦汉,兴盛于唐代,佛道儒三教并存,唐宪宗李纯敇封其山为“西陇之名山”,距县城西40公里,近年,经专家反复勘察论证确认,莲花台,就是古上畤、下畤的所在地,这揭开了两千多年的秦始皇祭天的千古之谜,填补了秦汉史学和西北历史地理学的空白,有很高史料价值。
封禅泰山之前,选择来到了关山,这其中的缘由,似乎又和秦人的先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记得去年在华亭采访时,当地的朋友曾神秘地告诉记者,在关山深处,今天矗立着一座秦始皇的大型石雕。
当时听罢,觉得只是一尊雕像而已,可转头细细一想,地处陇东的华亭在推介旅游文化时会想到秦始皇,华亭又与陕西的陇县邻近,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了,绝不止一尊雕像那么简单。
回来查阅相关的资料,线索隐隐浮现,原来在华亭,在茫茫关山深处,有一处风景殊胜之地——莲花台,相传秦始皇曾在统一中国的第二年就西巡北上,专程来到这里来祭天。
近些年,关山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一直吸引着我们,这不,又转到这里了!
秦始皇和莲花台的神秘联系,被人们刻意深藏在了茫茫关山之中,直到9月底的一天,我们再一次踏上前往华亭之路。
采访车疾驰在路上,华亭、关山、秦始皇、莲花台,这几个关键词一直在记者的脑海里不停地翻转,历代君王祭天多选择东岳泰山,为何秦始皇会选择此处?究竟关山藏着怎样的与众不同,会让一代“始皇帝”在封禅前一定要先在莲花台祭天?
我们知道,古人认为对于天地山川,百兽万木都应有虔诚之心,所谓万物皆有灵性,有灵性皆有神明。历代君王大多会选择大山大川进行祭祀,以告慰天地,教化万民。正如好大喜功的始皇帝曾经封禅泰山,那潜台词自然很明白:“大地在我脚下,权柄在我手中,看那个敢再说话!”
泰山是东华帝君的道场,是最至高无上的神祇所在,在这里封禅就是为了告知天界神明,他是获得神明认可的始皇帝,大秦千秋万世从他开始。所以在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后的两千多年帝制时期,不少雄才伟略的君主有样学样,不止一次去泰山封禅显摆文治武功。
但在始皇帝决定封禅之前,他却觉得还有一件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那就是祭天。
公元前220年,也就是他统一中国的第二年,秦始皇在封禅泰山之前,选择来到了关山,这其中的缘由,似乎又和秦人的先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看来想要了解这位始皇帝的心理活动,必须真要等到拜谒关山莲花台,其中的关窍才能一一解开。
想要进入华亭县城,关山的苍茫山岭必然是要翻越的。我们莲花台之行的前一天刚刚下过暴雨,此时此刻,关山的云雾笼罩在山间,薄处似纱,浓处似棉,虽已中秋,但山岭之上绿色仍然像夏天一样丰盈,薄雾浓云间恍若仙境。
同行的华亭县旅游局副局长胡瑞君说,为什么要祭天?我们必然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五畤生灵。据《史记·孝武本纪》:“上初至雍,郊见五畤。”意思是说,本朝皇帝初次到雍城,郊祀、礼见五畤神灵。那么五畤神灵,指的是哪五位呢?唐代学者张守节为之正义:“先是文公作鄜畤,祭白帝;秦宣公作密畤,祭青帝;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下畤、祭赤帝、黄帝;汉高祖作北畤,祭黑帝;是五畤也。”
这一句话,读来似乎我们是明白了五畤所代表的神灵,可这个“畤”字又该如何解读呢?
胡瑞君一笑,到了莲花台实地,结合地形,一说就很分明了。
天地之间,唯我独尊。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威,在日出的光辉里,展露无遗
我们再来分析始皇帝为什么对华亭情有独钟。
秦人原本姓“赢”,是早期华夏民族的一支部落。大约在公元前900年,秦人的先祖非子原本是东周周孝王的一名马倌,因为马养得好而深得周孝王的喜爱,便将这一片马场赐给非子称为“秦地”。于是,非子便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之后称霸天下的秦国。当时,秦国的领土范围就包括今天华亭县的西南部、庄浪县、天水秦安县的东部和清水县的北部,以及张家川地区。
由此,我们便可知道,华亭县,在公元前就已经是秦国的土地,是秦人发源故土的一部分。
到秦襄公(前770后左右)时已拥有岐山以西的大片土地,挤入诸侯之48列。秦国从此蒸蒸日上,逐渐在军事特别是政治领域遥遥领先于各诸侯国。秦人认为,秦的崛起除自身的艰苦努力外,还有天神上帝的保佑,所以他们开始仿先祖故事、建“畤”以祀上帝。
公元前767年,秦襄公首建“西畤”以祀白帝(少昊),因为白帝是西方之神。公元前756年,秦文公建“麓畤”也祀白帝。公元前672年,秦宜公建了“密畤”以祀青帝。到了公元前422年,秦灵公继位后,以为先辈们建的“畤”多是祀白帝的,五帝之尊属黄帝,黄帝发祥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属秦地,祭祀华夏始祖“炎黄二帝”,不只是周天子的权利,“秦”也应祭祀,于是在轩辕氏黄帝祭祀天神的遗址“吴阳武畤”上建“上畤”以祀黄帝,建“下畤”以祀炎帝,使上、下畤成为我国西部第一座祭祀“炎黄二帝”的神坛。
那么,成为西部第一座祭祀“炎黄二帝”的神坛上、下畤究竟在哪里呢?没错,就在今天的华亭县。
吴阳武畤,吴即吴山,也是现今关山南段最高峰海拔2748米的五台山。吴阳即今五台山之阳的莲花台。
所以,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第二年,即使是政务繁忙,百废待兴之际,他毅然选择西出咸阳,北上巡视边防,又沿着陇山东麓,踏进一条神秘艰险的山路,来到莲花台祭祀炎、黄二帝,报答先祖恩德。
由此,在华亭立下秦始皇的雕像也就顺理成章了。
就连始皇帝都不辞劳苦要亲临莲花台祭天,那么我们也必须去一睹关山深处,莲花台的真容。
山路艰险,修路且路途遥远,于是我们特意选择了在第二天的一大早进山。
暴雨过后的关山,迎来了灿烂的太阳。在山门口,穿过红漆的牌坊,是块块方砖铺就的秦始皇祭天广场,在广场的正中央,就赫然立着一尊双手相扶,祭拜天地的气宇轩昂的秦始皇雕像,在塑像正前方是六根巨型石柱,代表着被秦国统一的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始皇帝的身后则是茫茫群山叠嶂。
天地之间,唯我独尊。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威,在日出的光辉里,展露无遗。
穿过秦始皇祭天广场,顺着山谷我们就真正进入了关山,开始重走当年秦始皇莲花台祭天之路。
从广场到莲花台,有40公里的山路,虽说路程不长,但是我们却用了将近6、7个小时才到了通往莲花台的三岔路口。
曾经帝王们祭祀的神圣禁地,如今寻常的百姓也可登顶,延续着千年以来不断的香火
山大沟深,荒无人烟。途经的一些村庄,早已稀稀拉拉,破损不堪。偶然在较为平坦的山坡,还能看到类似于秦人遗风的简陋的茅草小屋。当然,这些房屋也没有人居住,只有偶尔进山采药的农民才会借宿一晚。
越走进峡谷深处,便没有了正规的公路,只有仅容一车单向通行的便道在山梁上,在山腰间蜿蜒。
在到达三岔路口之前,我们已经不记得绕过了多少道弯,翻过了多少座山头,只记得我们一路穿行在原始森林之中,手机没有信号,与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而路的两旁,是漫山遍野的红桦林,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野蘑菇。
山路泥泞,又加之暴雨刚过,在积水稀泥的路面,我们的采访车努力地压出一条可以通行的道路。这让记者想到了唐代诗人骆宾王曾遥望陇山,写下“陇坂高无际”的诗句。
进山之前,我们探听过,这条山路现在正在维修,有可能在三岔路口就有路段车辆无法通行,剩余的18公里路需要我们徒步进入。
我们一行人马徒步进山。
越靠近莲花台,景色就越独特。之前还是北方巍峨山脉的雄壮,在进入莲花台之后,便成为了另一番光景。
山谷寂寥无人,一派南方秀山秀水的景象。山泉水在脚边欢快流淌的声音响彻了山谷,脚步走过,会惊起几只漂亮的野鸡从旁边快速地踱步而去。
黄土之山变成了嶙峋石山。座座山峰由尖顶变成了巨大的好似石墙的屏障,人行走在山中,便被森林都淹没了。顺着山泉水,来到莲花台的山脚下,从这儿开始,便没有路了。我们只能根据前人一步一步踩出来的小道摸索着前行,在这一路,几乎处处都是小瀑布,遇到泉水横在脚下,便只能仔细勘察寻找一处水流较小且平缓的地方,小心翼翼地踩着石头过河。
趟过山泉,跨过断裂的小桥,一地一地的野蘑菇,在枯朽的树干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木灵芝。最后,可以上山的石板路出现在眼前,厚厚的青苔盖满石阶,湿而滑,我们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爬上了山。
终于,我们到达了山顶。当记者因为拍照加之湿滑的石阶而落在队伍最后气喘嘘嘘时,就看到同行的朋友一路欢呼,手指向前方。
那个方向,一定就是莲花台了。
相传,在关山的深处,有一块飞来石,体积巨大,形似盛开的莲花。曾有仙家道长在此修炼成仙,因而这块石头在当地人的心目中,比女娲娘娘补天遗落的补天石还要灵验。
当年秦始皇舟车劳顿,就是为了要来这里,在莲花台祭祀上天,恩德祖先,昭告天下自己顺应天意一统中国,成为了始皇帝。
在莲花台的附近,巨大的山崖之间有一石眼。石眼中经年不断地流淌出清澈的山泉,炎夏冰凉清透,寒冬长流不冻。取饮而水面不减,回倒则水面不增。实为神奇,因而名曰“神泉”。
如今的莲花台,青松翠柏密布,尽管屹立关山深处,但是不妨碍百姓前来上香祭祀。
何况此地,也曾有不少君王来此祭祀。尤其兴盛于唐代,这里佛道儒三教并存,唐朝皇帝李纯就敕封其山为“西陇之名山”。莲花台所在的上畤就留有北魏时期的千佛洞,历代的石碑石刻也大量留存。
在我们停留上畤之时,几位当地的老乡扛着面粉,领着蔬菜瓜果也上到山顶。原来,还有两天就是农历的八月十五了,他们早早进山,与守山的张老一起,准备操持每月十五的祭祀庙会。
那么,为何这里又称为上、下畤?这个“畤”字又是什么概念呢?胡瑞君说,该到揭晓答案的时候了。学者汪受宽曾就“畤”字解释过莲花台的含义。他说:“田,陈也,树谷曰田。”田字就像四个口字组成的广袤的阡陌,和土地耕种有关。“寺”就是人的手足共同侍奉田地,用于田地。设立一个畤作为祭祀的对象,是当时人们为了祈求上天神灵来庇佑人们平安无灾,庄稼丰收。
曾经帝王们祭祀的神圣禁地,后来寻常的百姓也可登顶,延续着千年以来不断的香火。
这条线路要历经千里才能完成,始皇祭天,最终留下了一山一水一古道
秦始皇在莲花台祭天,最为瞩目的地理标志离不开一山一水一古道。
山,是关山。别称陇山,甘肃地区的人们大多习惯叫陇山,因为甘肃的简称就是“陇”,这并不难理解。而关山也成为了陕甘两省的天然划分界限。
水,则是千水,古称汧水。相传,自古汧水流域就是秦人的发源地。而恰恰,汧水源头,就是关山最高峰五台山的南麓。《朱诗》中“吴山出汧水出汭水(汭水流入泾河)”,汧水和当地另一条汭水二水源于一山。我们便不禁大胆假设,是否这条流淌关山的神泉水,会在流经关山之后,汇入了汧水。
那么,秦始皇留下来的,还有一条古道。
秦始皇为了便于在最西的陇山之上祭祀上、下畤,就下令修了今凤翔至陇山“上下畤”的路,称之为“御道”,又在陇山东麓的今华亭县西华镇官寺建了行宫“回中宫”。
而陕西关中到甘肃的古道有很多条,统一来说一个名字的话,学者刘炘的说法最为贴切,那就是“关陇道”。这些关陇古道主要包括回中道、鸡头道、陇坻道和番须道等,这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位于华亭的南北走向的回中道,其余东西走向的大多已经没有具体的走向、途经何处的记载。
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阻止和防范北国匈奴贵族的侵扰,令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用两年时间修筑了南起陕西林光宫,北至今内蒙古包头九原郡的一条南北长达700多公里的军事通道,秦直道是由咸阳通往北境阴山间最捷近的道路,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
秦直道比闻名西方的罗马大道还要早200多年,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享有世界公路鼻祖的美誉。秦直道目前已审报世界文化遗产,被国家列为大遗址保护工程。
而经过华亭的“回中道”,则是联通了秦直道与最西端陇山的道路。
考究历史,“回中”一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司马迁这样写道:“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短短的只有十九个字,却让学者们从汉代争论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这里的“陇西”和“北地”是秦始皇设置的三十六个郡中的其中两个,陇西郡的郡治在狄道,就是我们熟悉的临洮;北地郡的郡治在义渠,就是今天的庆阳宁县西北。
看着史书中记载秦始皇西祭天的路线,再与今天的地图相对照,发现这条线路在今天仍是一条需要历经千里才能完成的,无法想象,在两千多年以前,秦始皇是抱着怎样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舟车劳顿完成巡视和祭祀。
那么,这条西巡的路线,秦始皇究竟走到哪些地方,有学者推断出:他西出咸阳以后过雍县(今陕西省凤翔县),接着北上到北地郡的治所义渠。由于向东的道路不通,有大量的沼泽,于是向西过今天的镇原县、平凉西北的安国镇北,接近六盘山的东麓到陇西郡境内。这一段路曾经是秦国多次讨伐义渠的旧道。走到六盘山东麓,才算是走了一半的路程。接下来的路更为艰辛。秦始皇又沿着六盘山的东麓南下,经过今天宁夏隆德县东南部和泾源县境内进入今天华亭县西南部的山寨乡的红崖山。再南下,沿汭河进入到马峡镇的车厂沟,然后向西登陇山的主峰“吴山”。翻山向西进入南侧的汧水河谷,在上畤和下畤祭祀炎黄二帝。然后又折头回到吴山的东侧,至今天华亭县西华镇境内的斩断山走下陇山。接着汇入“秦御道”,即华亭的上关、陇县的火烧寨、温水乡到今天的陇县,再回到咸阳。
走出关山,再一次回到秦始皇雕像时,夕阳西下,在落日的余晖中,那千年之前的历史则显得更为厚重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