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出土的142件青铜重器汇聚上海,讲述“礼乐之周”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21 14:56

澎湃新闻获悉,“天下有道——周礼主题展”近日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来自“青铜器之乡”宝鸡的142件青铜器文物,带领观众走进三千年前的礼乐之周,追溯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日用而不觉的礼仪文化根源。展品中包括国内仅存两件、唯一经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西周铜禁——龙纹禁;年代最早的青铜护甲——西周铜甲;铭文最长的青铜簋——冬簋,年代最早的编镈、编钟等。

礼序乾坤,乐和天地,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武王伐纣后,周人制礼作乐,礼乐文明自此深入华夏民族基因,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是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礼乐文明还深刻影响了中华航海文化,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能够开拓进取、晖光日新,长期领先世界并与海外和平交流的文化根源。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礼仪文化也流芳四海。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内容分为“周礼之邦”“事神致福”“止戈为武”“礼入世俗”“礼合万方”“更易传承”六部分,在江海交汇处,成就古与今、陆与海的交融,带领观众走进三千年前的礼乐之周,追溯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日用而不觉的礼仪文化根源,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礼乐文化。

展览现场 四十三年逨鼎 西周晚期(宣王时期) 2003年陕西省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展览现场 编镈(bó) 西周 1985年陕西省眉县杨家村出土 眉县博物馆藏

此次展览中,来自“青铜器之乡”宝鸡的142件青铜重器涉及石鼓山墓地、眉县杨家村窖藏、庄白村窖藏、鱼国墓地等重大考古发现。国内仅存两件、唯一经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西周铜禁——龙纹禁,修复完成后首次外出参展,年代最早的青铜护甲——西周铜甲,铭文最长的青铜簋——冬簋,年代最早的编镈、编钟,精美华丽的青铜重器户卣、四十二年逨鼎、四十三年逨鼎、单五父壶……国宝级青铜重器荟萃一堂。

户卣(yǒu)(仅7月8日-8月10日展出)西周早期  2012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山3号墓出土 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藏

户卣(yǒu)(仅7月8日-8月10日展出)西周早期  2012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山3号墓出土 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藏

其中这件西周早期的户卣(yǒu)仅7月8日——8月10日展出。据中国航海博物馆的专家介绍,卣(yǒu)是酒器,专门用于盛放祭祀用的香酒,在青铜酒器中通常最为精美华丽。这件户卣出土于著名的石鼓山墓地,铸工精湛,纹饰华丽,堪称商周青铜艺术的杰作。它通体装饰大小凤鸟纹,于神秘中透出一种清新、活泼的气息。颈部的小凤鸟两两相对,腹部的大凤鸟头戴华冠,翅膀下还伏卧着小凤鸟。提梁两端的兽头角冠高耸,形如手掌,十分有趣。

这件户卣在出土时虽然已经倾倒,但它的圈足还连在一件小铜禁上,小铜禁又叠在一件大铜禁上。大铜禁正是和户卣结伴来到此次展览的西周龙纹禁。它是用来盛放卣等酒器的案具,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经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西周铜禁,国内仅存的两件西周铜禁之一,极为罕见。

龙纹禁(仅7月8日-8月10日展出) 西周早期 2012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山3号墓出土

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藏

龙纹禁(仅7月8日-8月10日展出) 西周早期 2012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山3号墓出土

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藏

宝鸡石鼓山墓地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众多精美华丽的文物,但最让考古工作者们关注的,却是一组破损严重、其貌不扬的铜甲残片。经过文物保护人员的精心修复,数十片大大小小的残片神奇归位,一套完整的青铜甲衣展现在人们面前。

铜甲 西周早期 2012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山1号墓出土 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藏

这套铜甲包括胸甲、背甲和胫甲(腿甲)各一件。这种整片式的青铜铠甲在欧洲比较常见,但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铜甲、唯一的西周护甲。此次展览也是这套铜甲修复完成后首次外出参展。

单五父壶 西周晚期(宣王时期) 2003年陕西省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展出的单五父壶2003年出土于宝鸡眉县杨家村窖藏,它高达58.1厘米,重50斤,造型大气,纹饰繁缛,堪称壶中精品,壶身装饰以龙为主题,器身盘踞着数十条造型各异、活灵活现的龙,盘绕相交、绵延不绝,在有限的空间里勾画出一个无限的龙世界,体现了西周青铜艺术之美和青铜匠师的巧思。

展览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宝鸡市文物局指导,宝鸡市8家博物馆共同参展。展期将持续至10月8日,期间还将推出“航海韵律·周礼佾舞”“冠笄之礼”等演出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