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远门尝到全国各地美味 互换特产看上去很美 有风险吗?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17 17:45

■一名网友收到的浙江特产。

有学者认为短期有吃亏或被骗可能,长远看发展方向值得肯定

你有没有试过和陌生人在网上约定互相邮寄特产?近日,“互换特产”在社交网络上兴起,对于这种约定互换等额家乡特产的新型社交方式,网友们往往带着一份新鲜感和美好愿望,期待着来自远方的惊喜。

新快报记者留意到,在以真心换真心的同时,“互换特产被骗”的词条开始逐渐出现。有学者认为短期有吃亏或被骗可能,但长期来看发展方向值得肯定。

■一位广东网友贴心准备的便签,列明了特产的功效和食用方法。

新奇

“广东的姐妹教会我如何煲汤祛湿”

互换特产是如何操作的呢?“首先看双方对当地特产有没有兴趣,有兴趣的话就约定好互换的价格和时间,可以指定特产或者完全开盲盒的方式,然后一起寄出,一周的时间就能完成。”苏州的小严女士从11月开始热衷于互换特产,她告诉新快报记者,起初是和大学同学互寄,随后开始和网友交换,目前已经成功和广东、浙江、天津三地的网友互换,本周日也约定了和四川的网友互换。

“时间比较少,不能去旅游,所以才想着交换特产。”在小严女士的心中,互换的不仅仅是特产,更是不同的地域文化。每一次,她都会用心准备,所以也会期待对方的反馈,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苏州本土的特产不只阳澄湖大闸蟹,还有糯叽叽、各类糕点、津津豆腐干、粽子糖、平望辣酱、万三蹄等。

在交换时,小严女士和网友会交流感受,并聊一聊特产的食用方法,“广东的姐妹最令我惊喜,前前后后四个快递,贴心地准备了便签讲解特产,还教会了我如何煲汤祛湿。”尽管互寄完成后不会联系太多,但每一次品尝特产时都会感受到这份可以延续很久的开心。

在“互换特产”大火的同时,各省(区)文旅厅(局)也加入了其中,北京、新疆、山东、湖北、河北、陕西等多地纷纷开始介绍其美食和工艺特产,来自官方认证更给网友添了一分想要购买的心思;如广西在12月推出了特产互换装箱,列出了玉林牛巴、桂林米粉、北海咸鸭蛋、春江鸭脚、罗汉果、南方黑芝麻糊等众多美味特产,并附上了相关介绍。

广东牛肉丸很受欢迎。

遗憾

搪塞一阵后对方连信息也不回了

“我也被网友欺骗过,那时感到很失望,对整个城市的印象都改变了。”小严女士在第二次互换特产时,对方寄出了远低于约定金额的物品,前半个月以出差搪塞说会晚点寄,后来一条信息也不回了,便不了了之。即使这样,也没有打击到她的心态,因为她相信被骗的情况是少见的,真诚才是永远的。

在“互换特产被骗”的词条下,有许多网友质疑,不明白互换特产的动机,认为只是为了交友就应该承担被骗的风险;或是表示现在的网购平台上什么东西都能买到,却还是选择相信陌生人只能是“自找苦吃”;或是出于保护自身隐私安全和生命健康的角度,担心暴露地址和投毒的情况发生,建议大家放弃这类方式……诸如此类的评论中充满了对互换特产一事的不理解。

“玩的就是信任,不信就不要玩。”面对众多网友表示疑惑的评论,阿布小姐如此答道,也有许多网友附和,并表示“正宗的手工特产都藏在大街小巷,在网店是找不到的”“我想要的特产不只是一份产品,而是带着感情和温度的礼物”。他们不是没有看见过其他人被骗的经历,但还是想尝试一次,一方面“就像开盲盒一样让人感兴趣”,另一方面则是“收到远方素未谋面朋友送来的特产本身就令人心动”。新快报记者也了解到,很多网友尝试一次后不会再有第二次,多次互换的情况较少,主要原因在于互寄特产存在一定成本,并且还要承担可能被骗的风险。

阿布小姐住在广州市番禺区,原本约定和一位河南的网友互换,为此准备了广州沙湾双皮奶、姜撞奶、姜糖、广州酒家汤、番禺排粉、禺山牌广式腊肠、鸡公榄、甘竹牌罐头鱼、广合腐乳、香满楼、燕塘、风行牛奶、泰奇八宝粥等众多广州地道美食,但由于对方表示即将出门旅游,而这些特产保质期十分有限,便继续在网上寻找互换对象,幸运的是,她找到了一位浙江的姐妹,同样和此前约定的网友没有互寄成功,两个人恰好碰到了一起,于是一拍即合准备互换。

阿布小姐第一次互换令她十分惊喜,她收到了满满一箱的特产,是各类糕点和肉制类食品,对方还补寄了三个快递,“有许多没有听过没有见过的东西,每个人的口味可能不一样,但能感受到满满的诚意。”由此,她也第一次尝到了浙江的姑嫂饼,还有网友自己家里做的梅干菜。

阳澄湖大闸蟹是大热门。

个案

使用互联网报警平台 一名网友追回700元

几百元特产换来几包辣条、几包奶片、几包纸巾的情况让人感叹网络信任不堪一击,在互换特产被骗的案例中,假快递、价差过大和以次充好的情况较为普遍,许多人会因为金额不大和时间成本的问题而选择“吃哑巴亏”,但也有不少网友分享了互换特产被骗追回的经历。

网友阿杰在萌生互换特产的想法后发布了相关帖子,一位粉丝关注了他并提出了互换特产,双方约定互寄1000元的特产,互留了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快递发出后对方便没了音信,他立马联系当地驿站并使用了互联网报警平台,最终成功追回700元,此种方式适用于金额较多的情况。也有网友提出建议要在前期就规避此类情况,如不直接在社交平台上转账,而是将二手买卖平台作为保障,在发现后能够由平台介入及时止损;或者在与网友沟通选购后由购买店铺发出快递,并留存照片进行核对等。

声音

北京德和衡(广州)律师事务所周启律师:

互换特产属于赠与 一旦受骗很难定性

了解相关情况后周启律师发出提醒,互换特产是基于双方互相信任而自发的双方行为,为了防止被骗,首先,在邮寄前尽可能多地确认对方身份与动机;其次,不要涉及贵重物品的互寄,同时注重隐私保护。周启律师表示,这种互换特产行为,从法律关系上,属于双方之间的互相赠与,所以一旦遇骗很难定性。但是如果另一方是惯犯,多次实施的,或者达到金额2000元以上的,可能涉嫌诈骗。如果个人邮寄产品的比较昂贵,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以寻求帮助。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曾德雄:

互换特产不是交易 是新型的交往方式

曾德雄认为,互换特产这一新生事物反映了网络时代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新的生活观念,其主要含义不在于特产,而在于互换,这不是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易,而是作为一种新型交往方式,让互换双方产生了点对点的情感链接,这其实也是当代年轻人在借助网络突破自身个体的有限性的一种方式,产生跨越空间的友情和文化交流。

在曾德雄看来,互换特产这类完全基于信用进行约定的行为,出现货不对板的情况在所难免。参与的人必须提前做好被失信的心理准备。

互换特产和过去的互寄明信片是很相似的,很多年前兴起互相写信,而互寄特产则更加直截了当。当交换人感受到诚意和惊喜时就会带来正向反馈,一旦出现被欺骗的现象,影响个人对城市的观感在所难免。互换特产被骗,一方面是对城市形象的抹黑,另一方面则是对网络科技的辜负,网络信任大打折扣也许会让网络进步更加缓慢,不过这可能只是短期的效应,长期来看其发展方向是值得肯定的,也可能掀起新一股热潮。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翠珍

■图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