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冰雪旅游:打不过哈尔滨,那就加入!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1-11 11:4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金角财经,作者 | 柯基的柯

在这个冬天,哈尔滨是当之无愧的绝对顶流。

仅在这个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哈尔滨就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景区、酒店、饭店甚至洗浴中心、早市、菜市场全面爆满,网友惊呼“哈尔滨被重新发现”,成为跨年后的第一座网红城市。

在网络上,哈尔滨与南方小土豆一起,成为了目前热度最高的关键词。

看着哈尔滨的爆火,东北其他省份的兄弟城市有些按耐不住,无论是民间的呐喊,还是官方的喊话,都在试图成为“冬天里的一把火”。

作为临近省份的省会——长春,距离哈尔滨大约一小时左右的高铁车程,反倒略显平静,似乎兄弟城市的热闹与喧嚣与自己毫无关系。这座被称为“东方底特律”的城市,曾提出比哈尔滨更为“激进”的冰雪文旅规划,似乎在这个冬天被完全超越。

01 打不过哈尔滨

论绝对的冰雪资源,长春的确不如哈尔滨。

从室外的绝对温度来讲,长春不如哈尔滨“冷得纯粹”,冬季平均温度要高5到10度左右,在哈尔滨的冬季可以让零下20度成为常态之时,长春只能维持在零下10到15度左右。

不要小看这接近十度的温差,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个别极端因素的影响之下,这会直接造成哈尔滨的冰雪资源更为持久和更低的维护成本。

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长春的冬季,在一些极端因素的影响之下,偶尔也会出现接近零度的时候,这就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维护相关的冰雪资源,而哈尔滨这种概率要远远低于长春。

对于一众“南方小土豆”来说,既然要追求冰雪文化,那么自然是要越冷越好、越北越好。这样一来,包括长春、沈阳、大连等一众东北重镇,在起跑时就落了下风。毕竟,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对冰雪资源并不会趋之若鹜,更不会对下雪天赋予更多的浪漫情结,反而更加担忧冰雪路面带来的出行不便和更换雪地胎带来的生活成本提升。

从冰雪旅游文化的沉淀来看,哈尔滨也更为厚重。时间回溯到1985年,哈尔滨举办了首个以冰雪活动为主题的国际性节庆活动,并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成为与日本札幌冰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齐名的四大冬令盛典之一。

即便是去年的冬季,在全民的阵阵咳嗦声中,哈尔滨依旧在坚持。在当时,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梦想大舞台极为冷清,如今火遍全网的“左右哥”——冰雪大世界梦想大舞台的主持人,看着台下寥寥无几的观众,依旧敬业地喊着那句“左右左”。

论外来文化符号的加持来说,哈尔滨不仅力压长春等东北重镇,还在全国“遥遥领先”。

哈尔滨的俄罗斯风情不仅能够唤醒大众对于俄罗斯文化的兴趣,更能引发对苏联那段“钢铁洪流”的激情畅想。可以说,哈尔滨将外来的异域文化与本土的中国文化做到了完美融合,在中西文化融会贯通这一点上,哈尔滨几乎可以冠绝全国。

况且,这股苏俄文化似乎与哈尔滨的冬天具备天然切合,在晴朗冬日之下,漫步在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央大街,吃一根马迭尔冰棍,尝一顿美味俄餐,再到白雪点缀的索菲亚大教堂前,喂喂白鸽,解锁“冰雪公主”的快乐,这几乎成为了抖音的标准流量密码。

相比之下,长春在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文化符号,更多唤醒的是那段屈辱不堪的历史,姑娘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在索菲亚教堂里扮演俄罗斯公主和叶卡捷琳娜大帝,一旦她们换上和服跑来日伪建筑前拍照,不仅会引来全国人民的口诛笔伐,还会面对来自家族和内心的压力。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种种罪行是刻在血液里的记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所有国人无论何时何地必须铭记于心的。

02 打不过,就加入 

对于长春来说,哈尔滨作为兄弟城市的全面发力,冰雪旅游一跃成为全国关注的“顶流”,着实是让人有些羡慕嫉妒恨。

早在2015年,长春接待游客数量尚不及哈尔滨,旅游总收入却已率先突破千亿,比哈尔滨高出上百亿元。2017年,长春游客数量反超哈尔滨,旅游收入更是突破1500亿元,比哈尔滨足足高出近500亿元。2022年,受疫情影响,两市游客数量都降至5500万人次量级,长春旅游收入却仍高出近300亿元。

因此,长春在这个冬天是被哈尔滨“逆袭”,自然会在心态上有些失衡。况且,去年12月12日,长春出台了《长春市旅游产业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到2027年力争实现旅游5000亿级产业发展目标,其中冰雪产业集群力争形成2000亿级别。这一目标,超过哈尔滨提出的“到2030年突破1500亿元”。

按照目前这个态势,哈尔滨突破1500亿元几乎可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长春还需加倍努力才能完成上述目标。

但回归现实,无论是短中长期来看,长春并不具备直接冲击哈尔滨的“冰城”地位,若想分得冰雪旅游的一杯羹,直接并入哈尔滨的冰雪旅游体系更为理性。

更多的南方小土豆们,正在用市场行为加速长春并入哈尔滨的冰雪旅游体系当中。在哈尔滨成为顶流的同时,大湾区、包邮区等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直飞哈尔滨的机票节节攀升,这样反而凸显了直飞长春的性价比。毕竟,从长春到哈尔滨的高铁不过百元上下。

去年进入冬季后,长春龙嘉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就在快速飙升,截至去年12月21日,长春龙嘉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500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截至去年11月27日,长春龙嘉机场旅客量达到1397.42万人次,提前34天完成2019年全年旅客吞吐量。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080.5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一倍,超过2019年的2078万人次纪录,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东北地区第一。

也就是说,至少在2024年新年假期之前,来到哈尔滨的南方小土豆数量几乎与往年持平,而长春足足多出了接近100万人次。从目前舆论场上的热度来反推,这接近100万人次的南方小土豆大多是给哈尔滨那三天60亿元的文旅收入做了贡献。

既然南方小土豆用脚投票,将长春定位在前往哈尔滨“朝圣”的中转驿站,那么长春倒不如坦然接受,把这门中转的生意做到极致。

03 土豆中转站

从吉林省的冰雪旅游规划来看,长春的定位就是“土豆中转站”。

真正肩负吉林省冰雪旅游重任的是北大湖、长白山和延边州。而长春到达上述地区均可在高铁动车的一小时之内。

在去年这个时候,红遍整个社交网络的网红城市是延吉,民族气息浓郁的街道、公交车上的双语播报、网红墙打卡的人流、水上市场的人山人海席卷了各大社交平台。

据统计,2023年1月到2月,仅美团外卖一个平台,延吉咖啡商品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8%,咖啡外卖商户量新增超过五成,直冲全国县城消费榜首。

为了不成为“过气网红”,整个延边州也是在这个冬天牟足了劲儿。“别着急回南方,来延边啊!感受感受朝鲜族特色,在网红墙下面拍几组照片……”这两天,社交平台上,吉林延边网友对南方游客发出“怒吼式”邀请,诚意“溢出”了屏幕。

“2023—2024延边冰雪旅游欢乐时刻”延吉市网红墙户外演艺活动,也就是网络上的延吉网红墙蹦迪。各大官方平台和自媒体直播、转播,游客自发发布,在全网形成上亿传播量的火爆话题。据统计,1月1日至3日演出共有近2万名游客现场参与,进一步提升了延边旅游的知名度。

大众点评数据显示,1月1日至5日,以“长白山”为关键词的笔记数和评论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15.5%;以“延吉烧烤”为关键词的笔记数和评论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60%。

至于长白山地区的表现,资本市场上的反馈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自2023年12月27日以来,长白山已连续9个交易日收涨。截至1月9日收盘,长白山已连续6个交易日以涨停报收。

1月9日晚间,长白山再次发布股价异动公告,这也是长白山就近期股价上涨进行的第五次风险提示。在公告中,长白山表示,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公司于2023年10月末托管和平滑雪场,此项托管业务对2023年整体收入贡献不足1%,目前公司的冰雪项目收入在公司整体收入中占比较小,公司主营业务仍是旅游客运业务和酒店业务,公司基本面无其他重大变化。

据长白山文旅部门统计,2023年~2024年冰雪季,长白山景区入区游客23.19万人次,同比增长447%。2023年全年,长白山景区入区游客274.8万人,同比增长260%,创景区接待人数历史新高。

再叠加哈尔滨的强势表现,长春要做的事情就变得异常简单,即往返各大南方重镇的低廉机票价格和完整的“一日游”体系。

长春市冰雪主题乐园长春冰雪新天地已经开门迎客,加上原有的伪满皇宫、长影旧址博物馆以及网红54路有轨电车等资源,主打的就是一个“量大管饱”。

目前,网红54路有轨电车已经被南方小土豆全面入侵,成为了知名打卡地,长春市内的吉春泉、大江户等知名洗浴中心,已经有需要长时间的排队搓澡迹象。

哈尔滨的旅游热度已辐射到了东北其他旅游目的地。1月8日,小猪民宿发布《东北民宿洞察报告》显示,元旦期间,哈尔滨民宿订单量位列东北地区第一,全国排名前三,较去年同期暴涨748%,沈阳、延边、长春、大连等地区订单也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可以说,能不能接住哈尔滨的这泼天富贵,做好“土豆中转站”的生意,就看长春文旅的表现了。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 《再创历史新高!长春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

中工网 《左右哥:为了宣传家乡,我甘当“显眼包”》

瞭望东方周刊 《从一盏冰灯到一座冰城》

证券时报 《冰雪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长白山连收6个涨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