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加快建设广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图为美丽的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桂明村大梅屯。蓝庆侃 黄永佳 摄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指出,“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要落实规划、扎实推进”,强调要“加快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和农民生活品质”。
之江春潮涌动,八桂奋楫扬帆。从“城乡清洁工程”到“美丽广西”乡村建设,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乡村建设行动,多年来,广西深刻领会、活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明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特色产业较快发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以乡村振兴为中心的“三农”各项工作拾级而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呼之欲出。
人居环境日日新
四处污水横流、家禽满村乱跑、乱搭乱建随处可见……说起过去的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杨村村,村民直摇头。
再也不能这样过!在党组织的引领下,该村党员和村民理事会成员带头拆掉自家的土厕所和牛栏猪圈,组织本村青年投工投劳,几天就把村里的土厕所成功清拆。
“三清三拆”、生活垃圾分类、村屯环境综合整治、积分制管理……干部与群众一道,携起手来开展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提升工程,拆废旧、清淤泥,建广场、造花园,修建步道、硬化道路,把脏乱差的小村庄变成了人居环境、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
“浙江每个村都是从农村环境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开始,这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切入点、突破口。”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如是说。
从“垃圾治理”到“厕所革命”,从村道延伸到自来水普及,广西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数据显示,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1.12%,比全国平均高9.1个百分点。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累计建成乡村道路约10万公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6.9%;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2%;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4G网络全覆盖;完成27.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农村公共服务明显提升。行政村村级卫生室覆盖率达99.9%,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4.2%,区域养老服务机构、村级邻里互助点或农村幸福院覆盖率达79.4%,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覆盖率达100%。
乡村治理节节升
“登记时间、反映内容、治理类别、治理主体、治理情况和群众满意度等全部上墙公示,按照轻重缓急有序推进,保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来宾市武宣县通挽镇江龙村村干告诉记者,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情况等都公布在村委办公楼前的“五事共治”公开栏,村民可随时查看处理进度,全程监督治理过程。
五事共治,就是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急难事、期盼事一体治理。通挽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2021年探索“五事共治”机制,通过畅通收集渠道、明确治理机制、强化结果反馈、加强跟踪问效等措施,确保群众“五事”件件有记录、件件有措施、件件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有效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让基层党组织威信不断提升,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千万工程”是一项有效回应农民群众需求的“民心工程”。全区学用“千万工程”,深化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大力推进“清廉乡村”建设,建成一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推广“党建+网格+大数据”乡村治理模式,共划分农村地区网格8.81万个、配备19万名网格员,成功应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边境乡村疫情防控和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785个行政村推广积分制,2325个行政村推广清单制,11613个行政村实施数字化治理,3个案例入选2022年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白事要杀猪杀牛一二十头,留置5天以上出殡;婚事除房、车外,彩礼要收5万—20万元……长期以来,隆林部分地区高额彩礼、丧事大办等陋俗成风,群众苦不堪言。
该县痛下决心,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创新模式,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铺张浪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树立文明节约的时代新风。自实施移风易俗工作以来,全县共劝导白事大操大办2318起,劝导高额彩礼147起,少收彩礼398.3万元,劝阻早婚125起,累计为群众节省开支6480余万元。隆林移风易俗案例入选2022年度全区改革攻坚优秀成果。
“以人为本”是贯穿“千万工程”谋划和建设过程的核心理念。广西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狠抓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突出农村红白喜事治理,推动市县镇村四级文明联创,不断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为乡村建设塑形铸魂。
特色产业步步高
“我们充分利用盐碱荒地发展海水养殖产业,目前治理盐碱荒地超1000亩,对虾养殖面积超2000亩。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形成产业协会,推动浅海养殖有序发展。目前全村水产养殖合作社12家,拥有特色蚝排3000张,年产值超过2亿元。”东兴市东兴镇竹山村村干部介绍,除了发展浅海养殖,该村引导群众参与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农家乐”“渔家乐”等,以资源入股形式联合企业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集海鲜农产品销售、东盟特色旅游产品销售、东盟风情演绎、东盟美食、边境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绘出一幅宜居宜业和美边海渔村图。
浙江20年实践证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广西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立足资源禀赋做好“土特产”文章,积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累计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7个、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农业产业强镇55个,全区有483家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孕育出7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6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打造的14个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入围全国百强区域品牌(地理标志),在全国排名第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稳步推进乡村建设村庄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等工作,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持续改善,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自治区党委农办负责人表示。(陈静 黄德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