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满族)清音会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1-16 11:43

发布于:山西省

原标题:承德(满族)清音会

撰稿:钱树信

承德清音会是民国初年,在热河形成的一个传承和演奏清音十番的民间音乐组织,最初成员多为原热河内务府官员子弟和当地音乐爱好者,后来发展到社会上,人员最多时达到40余人。清音会乐曲是深藏于热河行宫中的清音遗存,这种由民间进入宫廷,后又脱离宫廷回到民间的十番音乐,既有鲜明的宫廷色彩,又有浓郁的民间风格,“是一种独特的音乐”(日本东方音乐学者田边尚雄语)。由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几代清音会传人的不懈努力,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活动中,虽历经劫难和坎坷,但薪火未断,遗音雅韵犹存,深深植根于承德人民心中。

承德历史上曾是华北通向内蒙古草原的干线,漠北的交通要道,东北的交通线,朔漠锁钥,为清代康乾盛世的陪都,第二个政治文化中心。清朝皇帝有半年时间在这里处理朝政和接见外国使节,避暑山庄是一处兼具理朝听政与休息娱乐之用的宫苑,封建礼乐亦如紫禁,既有前朝典雅的典制性音乐,也有后苑行宫供游逸娱乐的富于民族民间的幽雅纤细之乐。清音十番是宫中内务府南府(升平署)演练的源于江南的丝竹细乐,其后渐演化为太监代代相传的“北十番”,是一种小型便宴上演奏的艺术趣味甚浓的文化化、专业化、宫廷化的民间丝竹细乐。清政权结束后,避暑山庄南府行署的乐师应人之约,亦迫于生计,遂将宫中的娱乐性音乐清音十番二十几首工尺曲谱和演奏技巧传出宫外。民国九年(1920年)这些人正式成立“承德清音会”,专门演练清音十番乐曲。民国年间是清音会最为活跃时期,或于庭院,或于集会或于庙会演出,也曾前往新京(长春)等地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清音会获得新生,多次参加省、市会演。改革开放后,根据国家文化部要求,经过文化、民族部门对其音乐进行整理挖掘,出版了《承德避暑山庄清代宫廷、寺庙音乐》一书,使其十六首乐曲得以保存和流传,这期间同时产生了一批以此为素材创作的歌舞乐作品。新世纪初,清音会老人大多作古,面临失传境地,为拯危继绝,在民族宗教和文化部门协调下,承德民族师专离退休老教授组织清音社民间业余音乐艺术团体,吸纳了原清音会仅存的老人和发展的新人,接收了清音会置办的乐器,并以清音会的十六首乐曲为演练的内容,原汁原味地传承和演奏清音十番,因而再度受到世人赏识,并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是目前清音社的人员以老教授居多,且年事已高,亦面临后继乏人失传的困境。

承德清音会的音乐是中华民族社会活动的遗存,当年流传于河北北部以及内蒙、东北等地。英国与日本等国际友人与学者也曾对它进行过调查与研究。这种独特的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史、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证和论据,具有一种“活化石”的作用与价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宣传媒体曾多次向国内外宣传报道,使得避暑山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清音十番乐名闻遐迩。

承德清音十番音乐基本特征

避暑山庄清音十番音乐自清初形成,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在清代承德第二个政治文化中心形成过程中,伴随着礼乐制度建立典制性的音乐而产生,而具有别于宫廷其他音乐的内廷娱乐性特征;

这种内廷娱乐性十番音乐源于明末清初江南丝竹细乐,“南十番”渐演化由太监代代相传的“北十番”,薪火未断及后来流传民间的传承性特征;

承德清音会演奏的曲目仍完整保留着宫中十番乐古谱的音乐形态,具有传统音乐类型性的模式化特征;

避暑山庄后宫细乐十番在乐器编配上,因承德地处塞外,在传承演变过程中,吸收了清宫宴乐中蒙古乐所用的番部合奏,乐曲上吸收其用一个相同尾句统一,与汉族民间乐曲常用“合尾”完全相同的一个套曲,所以又具有变异兼容性更新发展的特征;

避暑山庄后宫细乐清音十番自宫中传承又转移到民间,由承德满族人士与士绅上流家庭继承和保存,未受外界影响失去原貌,既有宫廷音乐的色彩,又有浓郁的民间音乐风格,具有其独特性特征。

清音十番音乐研究的主要价值

承德清音十番音乐是清代宫廷音乐的遗存,是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进一步发掘、抢救、保护清音十番音乐,其价值主要有三点:

政治意义与文化作用。清代清音十番音乐与前代汉族王朝的宫廷音乐一脉相承,既有主流文化传统的汉族宫廷音乐,又有满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音乐的复合形态,这种礼乐充分体现了清帝“大统一”的政治理念,避暑山庄是充分展示这种理念的舞台,在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宫廷音乐发挥了它的特殊功能。

学术价值。承德清音十番音乐是中华民族社会历史活动的遗存,被艺术界称为“活化石”。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其他文物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这个价值是永恒的,它可以超越时空限制。进一步发掘、抢救和保护它,将带动和促进整个清代宫廷音乐文化的研究,同时对我国民族音乐史、宫廷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关系,将提供重要的物证和论据。

实用价值。进一步全面发掘、抢救、保护这份文化遗产,对进一步加快承德文化大市、河北文化大省的建设,以及国内外文化交流,丰富人们文化生活及素质的提高,构建和谐社会,都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